東北網9月22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兆麟街區建築立面改造工程已經去掉神秘的綠紗網。人們看到,在尚志大街、地段街、兆麟街上的一大批二類、三類保護建築的外立面基本按照原有細節進行修舊如舊的修繕。然而,再定睛一看,卻發現了問題:除了尚志大街從西十三道街至西十四道街兩座保護建築以外,其餘的保護建築均換上塑鋼窗,而原有的木質窗已不知去向。
幾天前,記者在兆麟街39-53號樓(二類保護建築)院內發現了拆得七零八落的各種形狀的一堆木窗,最外的一扇窗上,有著哈爾濱的老建築常見的防風壓條,柱頭柱腳的裝飾性木雕極為精美。這裡為日本三菱商事會社哈爾濱支店舊址,樓內尚存老式電梯。與地段街比肩而立的三座三類保護建築,依次為國際運輸支社舊址、共立齒科醫院舊址、東洋拓殖株式會社舊址,這幾座保護建築原有的木質窗戶造型獨特,但也都換上了塑鋼窗。而在日軍侵華期間進行過罪惡的秘密軍事運輸的國際運輸支社舊址,正在將原外立面的灰色更改為粉紅色,共立齒科醫院的墨綠色鐵皮屋頂已被刷成翠綠色。早在日軍侵華之前,上述4座建築以及各會所就已存在,這正是研究日本覬覦東北三省蓄意侵華的物證,但目前這物證已改造得不倫不類。
記者向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提供線索,希望能把三菱商事會社哈爾濱支店舊址的老窗作為文物收藏。劉雲纔站長與工作人員趕赴現場,但那些老窗已不知去向。
記者向哈爾濱市城市規劃局名城保護處舉報,名城處處長趙陽十分重視,因《哈爾濱市保護建築和保護街區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二類、三類保護建築,均不得改變建築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質、色調,而在該街區建築立面改造工程啟動之前,名城保護處已提出上述要求,現已派規劃監察執法大隊去現場調查處理。
一位建築專家說,窗戶是建築的眼睛,是一幢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哈爾濱許多保護建築都在職能部門和專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使用單位擅自更換塑鋼窗,使歷史建築風采盡失。
圖為三菱商事會社哈爾濱支店舊址被換上塑鋼窗。黑龍江日報記者 曾一智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