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電 『JJ(姐姐)怎麼帶著她的青蛙BF(難看的男朋友)來了,暈(搞不懂)。簡直看不下去,我呼呼(睡覺)去了。媽爸挖難(晚安)。』一天晚上,徐女士的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看到表姐領著男友來家串門,忽然冒出這樣一連串的怪話,讓徐女士納悶不已。如今網絡語言已經風靡哈爾濱校園,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此表示擔心,希望孩子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盡快恢復正規的用語習慣。
隨著電腦網絡的普及,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沈浸在使用網絡語言的熱潮中,經常把父母弄得不知所雲。一位家住在哈市道裡區工程街的吳女士對記者說,她的兒子今年上七年級,學習成績還算不錯。從去年開學她就發現,兒子經常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寫的隨筆中也有一連串的詞語看不懂,讀不通。吳女士擔心兒子會形成不規范的語言習慣,影響以後的學習。
25日,接近放學的時間,在哈市第69中學和17中學的校門口,記者采訪了近50名家長。他們普遍反映現在孩子使用網絡語言的趨勢已經越演越烈,令他們十分苦惱。家住南崗區人和街附近的郭先生對記者說,他的女兒穎穎已經上八年級了,一次家庭聚會中,穎穎的爺爺問她學習怎麼樣,女兒卻說這個問題讓她很『監介』(尷尬)。滿屋子的親戚都對女兒投來異樣的目光,令他覺得十分難堪。
采訪中,一些家長對記者說,平時孩子跟同學說一些網絡語言,他們倒不擔心,也不會去乾涉,但是,如果孩子們用這些網絡語言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變成書面語,則擔心孩子養成不標准的語言習慣。部分家長認為網絡語言亟待規范,他們認為目前網上的許多流行用語存在著故意使用錯別字、亂用外來詞、扭曲詞語本意以及低俗等問題,如果任由孩子們濫用下去,很可能會對傳統正規語言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