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老工業基地搏擊三年 黑龍江省振翅騰飛
2006-09-28 11:05: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8日電 振興中的黑龍江,變化著的新形象。2003年國家實施振興戰略後,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明顯成效。

  自2002年以來,全省生產總值增幅連續四年超過兩位數,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2005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510億元,增長11.6%;今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2575億元,同比增長11.4%,增幅高於上年同期0.8個百分點。

  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落實國家的惠農政策,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2005年糧食總產量360億公斤,再創歷史新高。結構調整紮實推進,畜牧業產值已佔農業總產值的40%,進入全國畜牧業大省行列;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農產品加工產值達1000億元,糧食加工轉化佔總量60%以上,規模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300戶,帶動基地5600萬畝,牽動農戶170萬戶。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取得成效,2005年,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402萬人,收入129億元,分別增長12.6%和21.5%,今年上半年又分別增長12.5%和52%。

  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突破。黑龍江省始終把國企改革作為振興的一場硬仗,決心不改,目標不變,力度不減,達到了預期效果。完成了社保試點工作並通過了國家評估驗收,183萬國企下崗職工實現『並軌』。列入改制范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180戶基本完成改制,改制面89.6%;地方國有企業3062戶基本完成改制,改制面88.3%;123所省管企辦中小學校移交地方,512個大中型企業的輔業單位與主體分離。政策性破產累計使118戶國有困難企業和資源枯竭的礦山平穩有序地退出市場,金融機構核銷債權110億元,安置職工28.8萬人。

  產業結構出現新變化。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重點建設的六大基地取得積極成果,呈現出規模快速擴大、重化工特征突出等特點。發展速度保持高位運行,2005年實現工業產值4383.3億元,增長29.4%,今年上半年繼續以21.8%的速度增長。裝備、石化、能源等重工業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分別增長25.8%、24.2%和23.1%。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全面啟動,截止7月底,15個啟動區實施項目284個,完成投資167億元。非公有制經濟2005年實現增加值1818億元,增長20%;今年上半年實現增加值950億元,增長18%,佔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36.9%,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對外開放開創新局面。2005年,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9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9%;實際直接利用外資1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今年上半年對外進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繼續較快增長,增幅分別達到36.9%和22.3%。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取得明顯成效,四個基地建設全面啟動,形成了『一城、兩園、五個中心』,百家以上單位競相參與的經貿科技合作大格局。

  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新跨越。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94.2億元,比上年增長25.4%。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6.5億元,增長32%;億元以上開復工項目319個,同比增加44個。國內首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制造完成,與巴西合作生產的支線飛機開始批量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商標和品牌的哈飛轎車大量出口,大慶煉化30萬噸聚丙烯項目竣工投產。一批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建設加快步伐,九三油脂、龍鳳玉米、富華集團、大慶金鑼等國債項目將相繼建成投產。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