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30日電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青少年抑郁癥人數正以8?10%的速度遞增,專家指出,家長應該承擔起『基本心理醫生』的職責。
李雪(化名)是一名高三的學生,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2004年12月份,李雪到大連學習了兩個月的美術課,重回學校時正趕上一次月考,這時,同桌不經意地問李雪,耽誤上課這麼久,英語還能拿全班第一嗎?為了面子,李雪晚上回家就逼著自己學到後半夜,可能是過度緊張,她根本就記不住單詞。幾天下來,她開始不願意和同學交流,怕聽到同學說話,甚至怕同學的眼神。月考揭榜這天,李雪的英語成績排到了二十多名,同桌和周圍的同學都說:『你不是說能拿第一嗎?這麼大人還吹牛。』從那以後,李雪開始整宿地睡不著覺。
李雪的媽媽對她說,一次考砸了沒什麼,從頭再來。可是她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開始問媽媽,『人從樓上跳下去就一定會死嗎』等等不著邊際的話。看著越來越瘦弱的女兒,父母帶著她來到了醫院,醫院診斷的結果是李雪患上了抑郁癥和社交恐懼癥!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張聰沛院長介紹: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癥,多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屬情感性障礙的一個方面。通常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如有的患者雖然面露笑容,其實卻有嚴重的抑郁癥。影響青少年抑郁癥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少年本身心智不夠成熟,面臨的昇學、就業壓力,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等,很多家長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而忽視了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家長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變化,尊重孩子的個性。在為孩子調整心態時,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掌握幫助的技巧,要多和孩子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