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3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運管處了解到,目前哈市共有11個空車配貨市場,登記在案的業戶不到250戶。工商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哈市共有各種形式的空車配貨企業400餘戶。由於存在大量『黑戶』,給社會帶來噪聲污染、交通擁堵、治案案件頻發等諸多問題。
多數無照經營刑事案件高發
據了解,在問題較嚴重的道外區濱江地區,239家空車配貨站中多數屬無照經營,市場僱傭工人4000人左右,成分復雜,非常不利於管理。據濱江派出所有關人士介紹,該所轄區2003年刑事發案204起,其中空車配貨市場就發案83起,佔總數的40%;2004年發案163起,其中空車配貨市場發案81起,佔總數的50%。近兩年,該所轄區整體發案率下降,但空車配貨市場發案率卻上昇了10%,其中盜竊和經濟詐騙等是高發刑事案件。此外,該所轄區平均每年發生治安案件230起左右,其中70%發生在空車配貨市場,搶線、搶貨源、佔道、合同糾紛和管理人員與業主之間的糾紛等,成了該轄區內治安案件的『主角』。
晝夜噪音擾民安全隱患巨大
據了解,濱江地區的239家配貨站大都在居民區內或街道兩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晝夜裝卸貨物,整夜不停的噪聲和污穢擁擠的環境,給附近居民出行和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在該地區內有22中學、27中學、保障小學等學校,放學時孩子們就在車流中穿行,安全隱患嚴重。因配貨站種類比較復雜,如果配貨站違法配運易燃易爆物品,將帶來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隱患。
交付方式簡易貨主權益難保
據業內人士透露,大多數配貨站托運貨物時,都采取貨到異地後買主付運費及貨款、貨款由本地配貨站再返給貨主的方式。一些配貨站條件十分簡陋,在門前掛一塊牌子就接貨運輸,貨物與貨款完全由空車配貨站操控,錢款交付方式存在著漏洞。一些貨主在交貨時只留下簡單的收據,甚至僅僅是口頭協議,缺少相應的法律制約。因此造成一些貨站代貨主收取貨款後攜款潛逃,給貨主造成巨大損失。
據了解,道外區配貨站登記數量為148戶,實際上僅濱江派出所轄區就有239家,大量『黑配貨』進一步加劇了空車配貨市場的混亂。按有關規定,空車配貨原則上須進市場經營,由市場管理部門設置店面和庫房,但濱江地區的配貨站很多都佔道經營,這也是『黑戶』橫行的直接原因。
新聞鏈接黑龍江大學法學專家認為,目前涉及到空車配貨企業的條文大都比較零散、籠統,1993年12月26日交通部出臺的《道路運輸服務業開戶開業技術經濟條件》中,僅對開業資金規定『不少於5萬元』,此後一直未變。5萬元保證金最多只相當於配貨企業一天的經營資金。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沒有對空車配貨日常操作進行明確規定。
目前,哈市涉及配貨行業管理的部門有6個,用業內人士的話形容就是『公安局管查人、工商所貼封條、交通局扣車、市容市政摘牌、執法局扣貨、稅務局查欠』,管理職能無法統一完成,各部門欠缺協作機制,執法力量分散,使空車配貨成為影響城市發展的頑疾。造成這種局面是由於目前空車配貨的管理方面尚無專業法規,也缺少明確的管理機構。一旦出現攜款潛逃的情況,經常是工商、公安、法院等多個部門都稱不歸自己管,業主也不知道到底該找誰解決。目前,亟待出臺一部有關物流行業的法規,將空車配貨行業的具體操作流程明確下來,同時對物流公司的資質及相關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明確下來,從法律的角度把空車配貨行業真正地規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