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該院在對4年來診治的近千例性早熟兒童病史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患兒真正因疾病導致性早熟的不足一成,90%的孩子患性早熟是受外部因素影響,而電視中的不良鏡頭、化學材料、超亮燈光成致病主要因素。
茗茗(化名)今年4歲。年初,家長發現茗茗的乳房開始發育,以為是孩子營養過盛導致的,沒有在意。幾個月後,母親在給茗茗洗澡時發現,女兒的乳房發育得很快,大小幾乎相當於十幾歲女孩的,還出現了乳暈。家長帶著茗茗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求治。
據該院青春期門診主任於泓介紹,茗茗的癥狀是性早熟。在詢問家長後得知,孩子沒有患任何可以導致早熟的疾病,家長也沒有給孩子吃過成人補品。據茗茗的母親回憶,從她家搬進新房後,女兒的乳房開始發育。醫生懷疑茗茗的性早熟與房屋裝修中的化學材料有關。
據了解,目前,引發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人們已熟悉的食用含性激素類物質的食品外,長時間看電視,尤其是一些不良鏡頭,容易刺激孩子的下丘腦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促使兒童提早發育;家庭裝潢中的化學材料也易催發兒童性早熟;過於明亮的燈光照射對孩子的發育也不利;哺乳期的婦女過多使用含有激素類物質的化妝品,這些物質通過皮膚吸收進入母乳中,嬰兒吃了含有激素的乳汁,也會誘發性早熟。空氣污染、誤食避孕藥品等,均能引發兒童性早熟。
性早熟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是指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5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征或女孩再10歲以前出現月經初朝。專家指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性早熟跡象,應及早帶孩子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