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龍江省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開展6年 28萬戶特困職工脫貧
2006-10-17 10:34: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紅茶 尹雪梅 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電 為期6年的全省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通過技術扶持、制定優惠政策和送溫暖活動等一系列幫扶政策,使城市特困職工和特困企業逐步走出困境,近28萬戶特困職工實現脫貧,34767人成為月收入超千元、年收入超萬元的致富戶。

  理性設計科學規范責任明晰

  『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啟動之初,黑龍江省制定了《黑龍江省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實施細則》、《黑龍江省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年度目標考核管理辦法》對『一幫一』工程的組織實施、基礎工作、項目啟動、資金籌集、輿論宣傳等方面工作進行理性設計,科學規范。在『一幫一』工程推進過程中,全省上下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任務和目標,使抓工作落實的責任鏈條環環相扣,也使獎懲分明的激勵機制層層貫通。伊春市把幫扶責任納入領導任期目標,列入市政府與各單位簽訂的《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責任狀》中,實行一票否決;雙鴨山市把幫扶工作納入全市黨政乾部『三比三看』考核體系,制定了詳細的考核方法和21條獎罰標准;黑河市把幫扶業績納入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制度上進一步明確各級班子和領導乾部在幫扶中的工作責任。

  黨群乾群合力共謀創業之計

  有數據顯示,黑龍江省16505多個幫扶主體單位的34.1萬名黨員領導乾部和社會各界人士與31.2萬名特困職工結成幫扶對子,共籌集資金6.9億元,啟動扶貧項目270625個,安置就業36萬餘人。

  參與層面如此之廣,活動規模如此之大,受益群眾如此之多,在黑龍江省的扶貧解困工作中是空前的。廣大黨員乾部身體力行,深入特困職工家中,不僅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而且與他們共謀脫貧之策,想創業之計。據統計,『一幫一』工程實施以來,共收到群眾感謝信6000餘封,牌匾400餘塊,在收到的500餘幅錦旗中,來自鶴崗市南山礦的礦工們送給省教育廳的紅底金字的錦旗格外引人注意,上面寫道:『救助礦山兒女恩重如山,幫扶創業脫困真情難忘。』

  鶴崗市南山礦的煤炭熱量高、殘留少,是非常實用的優質煤,但是卻一直沒有打開銷路,是一個陷入困境瀕臨倒閉的企業。2001年,省教育廳的幫扶乾部來到偏遠貧困的南山礦區,為給礦區打開銷路,幫扶乾部走訪、考察、集思廣益研究對策。經過論證,南山礦被確定為省級政府采購煤炭定點企業,僅2001年春節前,省教育廳就協調有關大學購煤13000噸,提前支付現金126萬元,讓困難職工過上愉快的春節。

  2002年4月,為了解決南山礦燃眉之急,在開展銷售扶貧過程中,省屬高校落實冬季的取暖煤采購任務近10萬噸,銷售額達1250多萬,有效幫助南山礦解決了部分煤炭銷售問題。當年年底,煤礦生產量277萬噸,贏利727萬元,企業扭虧為盈,職工們樂了。

  多措並舉加快解困致富步伐

  在實施『一幫一』工程過程中,許多幫扶乾部深切體會到,輸血不如造血,給錢給物,不如給特困職工指出一條脫貧致富路。因此,黑龍江省結合多年來開展『送溫暖』活動的工作基礎和成果積淀,又側重治本,在『一幫一』工程中通過生活上扶貧、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經濟上扶業的方式,幫助貧困職工挖掘生產潛力,尋找生產門路,使他們自立自強,靠自身的力量改變生活狀況。同時,幫扶乾部利用市場信息靈活的優勢,隨時收集各種致富信息,提供給特困職工,根據他們自身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生產自救。

  雞西市麻山區商業系統下崗職工張東昇由於養豬規模小,飼養方法不科學,效益一直不是很好。2005年1月份,麻山區『一幫一』辦公室為其貸款2萬元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全封閉豬捨,幫其更換了經濟價值更高的瘦肉型種豬,使他在年底就出欄育肥豬100多頭,純收入1萬餘元,並帶動其他貧困職工一起致富。張東昇激動地說,還是『一幫一』好啊,讓我和一些下崗職工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一幫一』架起了連心橋

  『一幫一』不僅使特困職工的生活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也使他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雙鴨山嶺東煤礦馮九娥被稱為上訪專業戶。2003年,省安全廳與馮九娥對接幫扶,拿出5000元蓋豬捨發展家庭養殖業,馮九娥當年收入8000元。如今,馮大娘忙於自己的事業,還不時勸說曾經一起上訪的姐妹『自己找點事兒多好,何必整天鬧政府!』

  在『一幫一』工程中,黨員乾部在積極引導特困職工體諒國家改革時期困難的同時,幫助他們發展生產,改變生活狀況,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使許多上訪者不再上訪。據統計,『一幫一』工程啟動當年,全省信訪總量比上年下降16.1%,越級上訪、集體上訪下降34%;2002年信訪總量比上年下降了10.1%;2003年1~6月份集體上訪批次同比下降3.9%,人數同比下降20.9%。截至目前,在各類信訪案件中,『一幫一』扶貧對象上訪為零。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