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電 『哈爾濱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工作,在規范籌資機制、嚴格控制支出,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管理,維護基金的安全完整,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近日,國家有關部門對哈爾濱市的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進行檢查後,對哈爾濱市社保基金使用和管理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本次檢查中,國家有關部門還對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市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和收入戶、支出戶開戶銀行進行了延伸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哈爾濱市上述3項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規范、制度健全,沒有擠佔挪用等危及基金安全的違法、違規問題。
社保基金,關系千家萬戶
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末,哈爾濱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17.1萬人、169萬人、50萬人和41萬人。全市上半年通過社會化發放渠道為49.7萬名企事業單位離退休職工和7萬名失業人員按時足額發放社會保險待遇。通過各經辦機構為6.9萬名在定點醫院住院的醫療保險參保人員、1200名工傷保險參保人員、3014名生育保險參保人員按相關政策及時足額兌現了社會保險待遇。
哈爾濱市累計滾存結餘30餘億元的社會保險基金幾乎關系到全市每一個家庭。9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就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哈爾濱市社會保障工作人員要心系群眾,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管好用好人民群眾的『血汗錢』、『保命錢』,要求有關部門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基金管理使用程序,強化監督和制約,確保社會保險基金不出任何問題。
健全機構,完善監督機制
據了解,經市政府批准,哈爾濱市去年成立了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並先後制發了《哈爾濱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章程》、《哈爾濱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關於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項工作制度,明確了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的職能,在各成員單位中建立了分工合作、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有效地建立起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社保基金監督機制。
經市編辦批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成立了基金監審處,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工作,加強了對全市勞動保障系統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與基金征繳、管理、支付有關的單位和個人監督檢查。目前,市勞動保障局在與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成員單位聯合開展基金監管工作的基礎上,按照《哈爾濱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關於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正在抓緊制定《哈爾濱市勞動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的內部監督控制制度。
防微杜漸,及時開展審計
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成立後,迅速組織市勞動保障局與市財政局、市審計局等部門聯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社會保險基金、再就業資金、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管理使用情況的聯合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和督促整改,保證了全市社會保險基金、再就業資金以及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的安全使用。
在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規章制度建設、保證基金安全穩定的基礎上,市勞動保障部門還將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實行定期社會公告制度,使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社會保障工作,參與到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工作中來,形成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社會監督與輿論監督齊抓共管的良性機制,切實保證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完整。
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哈爾濱市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已經形成『地稅部門征收、財政部門監督、勞動保障部門管理發放』的工作體系,建立健全了以銀行、郵政等部門為依托的社會化發放體系。幾年來,國家、省、市審計部門分別按年度對哈爾濱市的社會保險基金進行審計,哈爾濱市沒有出現擠佔挪用等任何違法、違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