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繁榮文藝創作 推出健康精品 龍江文藝界人士談"和諧"
2006-10-19 23:27: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9日電(記者 孫曉銳) 題:繁榮文藝創作 推出健康精品 龍江文藝界談"和諧"

  記者 孫曉銳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黑龍江省文藝界該如何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作用,帶著這樣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我省部分文藝工作者。
趙光遠

  

  趙光遠:揚精髓,去糟粕,傳遞和諧之音

  黑龍江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秘書長、一級編劇趙光遠說,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對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從我們的工作角度上來說,目前有些作家、作者在商品經濟社會的驅動下,急功近利,追求單純的經濟效益,而不去注意社會效益。導致『帝王將相,纔子佳人』充斥著我們的屏幕,甚至一些比較沈重的歷史題材的被惡搞,進行低俗的搞笑加工以及不健康的婚姻關系、暴力情節的過分描寫,而對於主旋律倡導和真實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片子卻很少。

  客觀的說,電視給現在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很大,如果還任由這種低俗的精神文化現象蔓延,可能會對整個社會的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

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要用文藝作品反映熱火朝天的改革生活,抓住生活中主流的發展方向,也就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方向。作家和作者們不應該只顧眼前利益而忽略自己的責任,應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多寫一些健康向上的優秀作品,抵御不良文化,傳遞和諧之音。
於浮生

  

  於浮生:心中有陽光,感召身邊人,浮生白話論和諧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電視欄目《浮生白話》的制片人於浮生說,站在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要心中有陽光,要時刻告誡自己應該歌頌什麼,弘揚什麼。我們應該歌頌的是真善美,充滿愛心去看待社會,這樣社會纔會愈加和諧。

現在社會和諧之風勁吹,下崗職工有低保,冬季供暖有補貼,菜農進城賣菜有『綠色通道』,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應該把握輿論導向,用自己的鏡頭去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而不應該去關注一些很邊緣的事件,甚至刻意放大。我們制作的《浮生白話》這擋節目,從選稿開始就嚴格把關,著力宣傳我們身邊的楷模和典范人物,比如基層醫療戰線英雄戰勝軍,勞動模范李慶長,優秀記者閻阿紅,通過制作他們的專題節目,讓觀眾真切感受到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愛與陽光,為構建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量。
張翔得(右一)

  

  張翔得:責任重於山,長卷描繪和諧社會

  我省著名水彩畫家、書法家張翔得說,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作品可以直接反映和諧社會的方方面面。現在,藝術作品越來越多的走進社區,走進普通的百姓當中,通過對藝術品的欣賞,淨化人們的心靈,提高百姓素質,提高百姓對和諧社會的理解,因此,作為創造藝術作品的藝術工作者來說,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通過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現出我們社會的高雅和諧之美。

責任編輯:岳同明

1111

【專題】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構建和諧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