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電 到今年9月,哈爾濱市第二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已使11826名被幫扶的特困職工實現脫貧,再加上第一輪『一幫一』脫貧的8328名被幫扶對象,目前哈市20154名特困職工在『一幫一』工程中受益,全部實現脫貧。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一幫一』工程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性任務來抓,動員組織全市黨員於部及各界人士,強力推進『三抓三到位』做法,即抓機構建設、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抓項目推進,做到標本兼治到位;抓典型示范工程,做到宣傳引導到位。該市成立了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領導小組,設立了專項工作辦公室,劃撥了專項幫扶資金和辦公經費,配備了專職乾部和專用車輛。各區、縣(市)、委辦局、直屬企事業125個幫扶主體單位及所屬1846個基層單位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該市還建立定期例會制度、三級情況通報制度和檢查督辦制度,從而在制度上保證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地開發幫扶項目,增強幫扶對象『造血』功能和脫貧致富的本領。本著這一宗旨,哈市確立了1.22萬個幫扶項目,並做到了特困職工自然狀況、社會保障、家庭收入、就業技能、子女就學、住房狀況、致困原因、幫扶願望等『八個方面底數清』,形成了《特困職工現狀的調查及幫扶工作的對策研究》的調查報告,為研究制定幫扶措施提供了翔實依據。
此外,該市拓寬渠道,多方扶持。在特困職工享受『兩辦』規定的從事經營活動、看病就醫、子女就學等13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又相繼出臺了辦理身份證免費、免收包燒費及垃圾處理費、水費不漲價、職業介紹補貼、再就業培訓補貼、公益崗位工資補貼等優惠政策。同時,各幫扶單位共籌措幫扶資金3000萬元,為1600名被幫扶特困職工貸款802萬元。並加大技能培訓扶持力度,各幫扶單位免費為幫扶對象舉辦汽車修理、家政服務、服裝裁剪等各種技能培訓班91期,培訓幫扶對象6308人次。在特困職工子女就學的扶持上,哈市也加大了力度,僅2004年,就籌集教育助學資金1041萬元,資助貧困學生6萬人。 市『一幫一』辦公室開展的『真情助學行動』,組織29個幫扶單位共籌集助學資金77260元,為50名考上大學的特困職工子女每人提供了千元以上的助學金,實現了『不讓一個考上大學本科的被幫扶特困職工子女,因交不起學費而上不了大學』的社會承諾。
真幫實扶是哈市『一幫一』工程的一大特點,項目的牽動作用尤為關鍵。該市分別啟動了自主創業幫扶項目、集體脫貧幫扶項目、致富引領幫扶項目和規模就業幫扶項目。6年來,共開發種植、養殖、商服、加工、運輸等幫扶項目6423個,使萬餘名被幫扶特困職工走上了自主創業、脫貧政富的道路。在集體脫貧幫扶項目上,市民政局將部分殯葬用品調給局屬困難企業生產,使200餘名被幫扶的下崗職工全部上崗,月平均收人由220元提高到400元;市房地局自籌資金200萬建市場,免費安置的32名被幫扶對象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