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野豬數量遠未到妄殺程度
2006-10-22 06:08: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2日電 因野豬『泛濫』毀壞莊稼,牡丹江要對部分野豬進行捕殺。著名的動物學專家牡丹江師范學院生物系主任楊春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近些年野豬的數量的確明顯增多了,但還沒有多到非殺不可的地步。

  據楊春文介紹,為了研究野生動物,他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深山老林裡。近些年,牡丹江的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取得一定成效,整個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數量和種類都有所增長。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現在連多年鮮見的野生東北虎、中華秋沙鴨等珍稀重點保護動物都在牡丹江市林區顯露身影。野生動物各種群得到恢復,野豬等『三有』(即有益、有科研價值和有經濟價值)野生動物迅速繁殖,數量增多,形勢喜人。

  近些年楊春文在研究過程中,雖然經常行走於深山密林中,但他並未發現野豬,只是在部分區域發現過野豬的蹤跡。而且近年來,有關部門也未對野豬的數量進行過正式統計。因此,對野豬的准確數量無法估計。大家都說野豬多,主要是村民的說法所致。一般情況下,野豬都是成群結隊出沒,母豬與公豬領一群幼崽。這群野豬不會長時間停留在一個地方,在行走的過程中,可能被多位村民看見。村民們在一起說起野豬時,可能就說村周圍有很多野豬,而實際上村民們看到的極有可能是同一群野豬。

  『由於野豬還沒有達到泛濫的程度,因此目前還沒有捕殺的必要。』楊春文說,如果在某一個區域一種野生動物增長速度確實過快,已經威脅到其它野生動物或是植物,經過科學論證,確實有捕殺的必要,那麼就應進行適當地捕殺。但到目前為止,在牡丹江,野豬的數量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有關部門不應該批准捕殺野豬,而應是加以保護。野生東北虎的頻現,與野豬數量增多有關系。野豬是野生東北虎的主要食物源,如果對野豬進行保護,也就是為野生東北虎提供了食物,保證這個食物鏈不斷裂。

  森林是野豬生存的天堂,但由於人的活動過於頻繁和深入,導致人與野豬經常『會面』,這必然要發生衝突。楊春文講,他在調研的過程中,經常發現部分原林業工人,實施退耕還林後,還在林區繼續生活,開墾林地種植莊稼,主要是種植玉米和倭瓜。每到秋季,野豬就會大量覓食,增加體質,確保安全越冬。現在正是野豬大量進食的階段,玉米、倭瓜和大豆恰恰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因此,野豬會在這段時間,經常光顧農田。還有句古話,『豬認吃不認打。』所以,一旦野豬嘗到了甜頭,每年這個時候,它都會到農田裡啃食莊稼。但野豬很少傷害人,只是毀壞了部分莊稼而已。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