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嘉蔭縣黑木耳喜獲大豐收
2006-10-23 14:26:2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袁道劍 張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3日電 近日,記者來到嘉蔭縣青山鄉建華村。只見紅色彩鋼瓦屋頂的磚房正在一座座拔地而起;街道兩旁、農民的園子裡、村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采摘木耳的村民,個個洋溢著收獲的喜悅;隨處可見的木架子上晾曬著大朵肥碩的耳子好似競相盛開的花朵……

  村黨支部書記王成海高興地對記者說:今年我們建華村黑木耳又喜獲大豐收,全村木耳總產量可達16.2萬斤。每袋可獲純利潤0.50元。今年農戶最多的種了10萬袋,最少的種了1萬袋。目前,全村已銷售黑木耳6萬多斤,收入130多萬元,預計到年底,全村可銷售黑木耳18萬斤,實現收入378萬元。就說我吧,去年我僅種木耳就純收入7萬元。現在,我們全村家家戶戶都購買了摩托車和手機等,日子過得殷實紅火。

  建華村地處偏僻,過去十分貧困,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在全縣73個行政村中排名始終處於後幾位。1998年以前,椴栽木耳一直是建華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村民習慣滿山遍野砍樹種植木耳。隨著國家『天保工程』的實施,為了保護有限的資源,木椴種植木耳被禁止。2000年,村裡決定把發展袋栽木耳作為富民強村的主導產業。王成海和村主任萬喜帶頭投資1萬元率先種植了2萬袋,純收入達6000餘元。通過村兩委班子的典型帶動,堅定了村民發展袋栽木耳致富的信心,2005年,全村農戶種植黑木耳,純收入189萬元,人均增收3500元。

  『2006年,我們全村地擺木耳發展規模已達300萬袋,有望實現產值738萬元,人均純收入達5000多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1000多元……』王成海胸有成竹地說。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