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電 黑龍江墾區是全國開發綠色食品較早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總局黨委立足墾區實際實施農業標准化,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截至目前,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生產遍及墾區70個農牧場、57個企業,『三品』認證面積佔總耕地的70%。墾區的綠色產品保持15年年均15%的增長速度。2005年,墾區生產各類綠色食品82.7萬噸,增加值6.4億元,出口創匯近億美元。
提高基地標准化生產水平
據農民日報報道,墾區通過采取各種培訓方式,加強技術指導,強化基地的農戶和示范基地管理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提高應用技術的能力,確保示范基地的標准化生產水平。農墾綠辦還通過北大荒綠色有機食品網站,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對示范基地實施信息化管理,明確生產者、經營者和主管部門的質量責任,建立基地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和質量承諾機制。
健全質量安全檢測和管理體系
根據《農業部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意見》,總局提出了《墾區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及預警體系建設的初步意見》,3個墾區所屬的農業部級檢測中心更新了檢測設備,提高了檢測水平,在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毒素、重金屬檢測等方面拓寬了檢測領域。墾區建有4個農業部級食品質檢中心,3個農產品認證機構,分局、農場及企業成立了綠色食品工作部門100多個,初步建立了墾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管理隊伍。各分局、農牧場和企業建立工作制度,實現全過程控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
為指導和規范墾區認證農產品標准化生產,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墾區安全農產品生產基地農藥肥料使用的通知》,對墾區安全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肥料、農藥使用提出了技術要求。在無公害、綠色食品示范基地和農產品出口基地率先推行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墾區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企業均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檔案,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今年,墾區建立了《黑龍江省農墾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預警系統》,並在4個農場試點運行,通過北大荒綠色有機食品網發布追溯農場生產過程質量信息,『十一五』期間該系統將應用於全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