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7日電 師范生實行『免費』制度真的可行嗎?如果這一制度實施後對於我國的高等教育將會起到何種作用?26日,高中學生、高校教師以及教育研究部門的有關專家紛紛發表了他們各自的看法。
哈爾濱師范大學杜老師:如果師范院校今後能夠推行師范生『免費』就讀,那麼最直接受益的將是學生,這尤其有利於解決貧困學生上大學難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把更多品學兼優的學生納入師范學生隊伍,作為我國教育師資中很好的補充。不過如果該制度真正實施後,很有可能使師范類院校成為新一輪熱點報考院校,吸引優秀生源報考師范類專業,這樣不僅能促進高校有序競爭,也將提高高校師范類領域的教育質量,從這一方面看,應該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哈市某校高二學生王曉月:看到有關『教育部醞釀在其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師范生免費制度』的消息,我覺得特別振奮。因為報考師范專業一直都是我的理想,可是由於家庭經濟情況並不是很好,現在有些師范類專業的學費也不太低,所以高考時我只能選擇學費比較低的學校和專業。如果今後真能對部分師范生實行『免費』制度,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而且可以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哈市教育研究部門相關專家:在國家教育部還沒有正式出臺有關政策前,我們還不能確定,在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師范生『免費』制度是否真的能夠實施。不過,師范生的學雜費全部實行免費是不太現實的,因為高校培養學生也需要經費,重新回到全『免費』時代不太可能。如果真正實施『免費』,也可能是在某種情況下對師范生免收或減收『學費』,而且國家各部門還要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予以支持。如果師范生『免費』制度能夠推行,這的確是件好事,此舉可以為高等教育注入新鮮的活力,並對師范類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擔懮,他們認為,如果『免費』讀師范可行的話,『准備接受免費生政策的學生,就要與學校簽訂有關約束其未來就業去向的協議』。這樣,學生的就業范圍只能限定在教育領域,那麼這些『免費』生能否禁得住其他更好就業出路的誘惑而信守承諾呢?這無從而知。早在師范類學校嚴格限定畢業生就業去向時,很多師范生面對自己更心儀的就業出路,不惜拋下檔案走出教育領域遠漂到異地,那麼如今『免學費』師范生還將面臨這個實際問題。
背景新聞
近日,在第二屆海淀教育節專設的全國初中教育校長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談松華演講時透露,國家正在醞釀在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師范生免費制度,希望借此吸引優秀的貧困大學生未來從事教育工作,為未來的骨乾教師培養儲備資源。據透露,准備接受免費生政策的學生還要與學校簽訂有關協議,協議將對這些國家培養對象的未來就業進行約束,盡可能保證這些學生未來能留在教育崗位上。據介紹,這將是國家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