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電 近日,省林業廳對於雞西市和牡丹江市林業局有關捕殺野豬的請求做出了批示:允許雞西市狩獵野豬100頭,牡丹江市獵捕野豬50頭。這個批示公布之後引起了輿論的巨大爭論,野豬該不該捕殺成了爭論的焦點。那麼,野豬究竟有多少?造成的危害有多大?狩獵方案准備得如何?25日,記者來到了受野豬危害的『重災區』———雞西市,對野豬頻繁出沒的地方進行了實地踏訪。
捕殺指標寧可完不成也不能強行完成
這幾天,雞西市林業局局長崔躍信的電話異常繁忙,很多是記者聯系采訪的。因為捕殺野豬得到批准,他這裡成了輿論風暴中心。
『捕殺指標寧可完不成也不能強行完成,不能因為有指標,就不分大小一鍋端,能不打的不打,能活捉的活捉。各地自己制定方案,我們審查,符合規定的可以實行,不符合的就不能開始。』崔躍信手裡拿著《雞西市2006年野豬獵捕活動實施方案》說。目前,雞西市已經將指標分配到各區縣,雞東縣、密山市、虎林市林業局各20頭,恆山區、滴道區、麻山區、梨樹區、雞冠區、城子河區、雞西礦業集團林業分公司各5頭,雞西市公安局和林業局共5頭。
『方案』裡規定,獵捕時間從11月5日起到12月31日結束,屆時,不管是否完成指標,都必須立即停止狩獵;捕殺隊伍由林業行政部門會同當地公安部門組成,經林業部門對其資格審定後方可進行捕殺行動;狩獵范圍一定要選在野豬重災區;狩獵活動必須保證人員安全;捕獵到的野豬統一交由林業部門處理;堅決杜絕『搭車』捕獵,對於濫打濫獵行為,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嚴肅處理。
據該局資源林政科科長梁洪學介紹,野豬不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我省屬於一般保護動物。因為這幾年林區加大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打獵現象基本已杜絕,再加上野豬的天敵東北虎稀少,野豬開始泛濫成災。據初步統計,雞西市至少有野豬600~700頭。保守的估計,遭其禍害的田地至少有500畝。
野豬毀了我家一半收成
雞西市轄3縣6區(雞東縣、密山市、虎林市,恆山區、滴道區、麻山區、梨樹區、雞冠區、城子河區),多為山林地貌,林場面積45萬公頃,有林面積35萬公頃。山多林密是造成野豬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
雞西市滴道區蘭嶺鄉平安村位於深山區的田地面積較大,也是受野豬危害最嚴重的地方。居民們說,以前這裡的野豬並不多,在2004年以前,只能偶爾看見一兩頭。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兩年野豬突然多了起來,尤其是今年秋季,他們經常看見成群的野豬,野豬群有6頭的、12頭的、15頭的,最多的一次看見一群野豬竟然有26頭之多。
在該村村委會主任王樹人的帶領下,記者隨著雞西林業局資源林政科科長梁洪學、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陳輝以及蘭嶺鄉主管林業、農業的副鄉長馮懷志一行來到受災最重的村民王立坤家的田地。王立坤家的田地位於深山裡,種植的是玉米,已經收完了。在地裡,大片大片的玉米被野豬弄倒,在這些秸稈下,破碎的玉米棒子隨處可見,野豬啃咬的痕跡很清晰。在不到兩平方米的面積內,王樹人就找到了5穗被野豬禍害的玉米棒子。地上,野豬的蹄印也很清晰,有大有小。在靠近山林的一側,有兩壟玉米從南到北被全部禍害。王樹人說,野豬有個習性:它們喜歡沿著壟溝往前推進,前面有領頭的,後面跟著一群,因為前面的玉米被弄倒後,後面的野豬吃起來更容易。
據王樹人估算,在這片大約30畝的地裡,被野豬禍害的有6畝多。
該村村民王曉鵬家只有9畝地,9畝地的收成全部要用在在外地上學的孩子身上,可是他家地今年被野豬禍害了6畝。『一多半的收成沒了,明年孩子上學的費用怎麼辦?』王曉鵬一籌莫展。
『靠近深山的地沒有沒被禍害的。』王樹人介紹說:『宋兆和家被禍害5畝,申廷軍家的10畝靠山地春耕時就被豬拱了,種了三遍黃豆、白瓜,到最後來不及了,種了不值錢的大蘿卜,除了自己吃,賣不了幾個錢。剩下的那點面瓜,秋天又遭豬拱了,沒剩啥。就我們一個村的受害面積就有270畝。今年白瓜子價格不高,種白瓜一畝地收入能有700多元,要是價格高的年份,一畝地能賣1000多元。』
『除了經濟損失,人身安全也受到了野豬威脅。』王樹人近距離遭遇過野豬,『9月末,一天早晨我來看地,剛到地裡就和一群野豬相遇了,16頭,那頭大公豬得有500斤,獠牙一乍長,離我只有五六米遠,一動不動地和我對視。當時給我嚇出一身冷汗,我以前聽老獵人說過,遇見這樣的場面不能跑,你越跑它越要傷害你。我也不敢動,就那樣對視了能有10來分鍾。後來小野豬都跑進山了,這頭大公豬纔不慌不忙地走了。它走了我趕緊往家跑。』
在另一個野豬重災區———雞東縣,其受災情況更嚴重。據該縣林業局資源林政股副股長陳忠介紹,他們剛剛完成調查,根據調查統計,他們轄區內在今年8月中旬到9月末,已經發現野豬1402頭次。在西南岔林場,發現最大的一群野豬達30頭。受災面積將近6000畝,這些田地減產30~40%。在該局轄區內的8510農場的一營和四營,白瓜地裡被野豬禍害的場面還在,一些白瓜『開膛破肚』,白瓜子混雜在泥土中。
農民損失得不到賠償野豬毀地曾引起不滿
『我們不反對保護野豬,可是我們的生活也需要保護!』這是記者采訪時聽到農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雞西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陳輝也常常聽到這句話。去年的這個時候,她正在為農民因為野豬毀地得不到賠償越級上訪而煩惱。作為一個野生動物保護者,面對殺與不殺的問題,心裡比誰都矛盾。
去年秋天,雞東縣一位農民家的莊稼被野豬禍害嚴重,多次找到縣市林業部門要求賠償。因為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這類損失由『當地政府賠償』,但由於政府沒有這筆專項資金,農民的損失得不到補償。後來,這位農民直接來到省裡上訪。陳輝到省裡將這位農民接回來,又是安慰又是勸說,甚至給這位農民一個『空頭』承諾:要是將來政府允許捕殺野豬,用賣野豬的錢補償你。
同樣,作為基層政府的主要領導,蘭嶺鄉的馮懷志副鄉長也被這一問題困擾。在他們鄉,已經有三四位村委會主任就野豬毀地補償的事代表農民找過他,作為從農村走出來的鄉鎮領導,馮懷志能夠理解莊稼對於農民、對於一個農村家庭的重要性。可是同情歸同情,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他還沒有能力做到———雖然《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這類損失由當地政府賠償,但沒有具體的賠償標准和方案,財政上又沒有這筆專用資金,他這個副鄉長只能向農民解釋再解釋,安慰再安慰。
『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農民的損失情況向上級反映。』雞西市城子河區林業站副站長張軍在說到補償問題時也很無奈。今年他們轄區受害面積80畝,絕產面積20畝,經濟損失達到4萬元。
一紙捕殺令引發巨大爭論
野豬泛濫成災,禍害莊稼嚴重,捕殺成了減輕豬害的唯一有效的辦法,這在我國的其他省份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在互聯網搜索『野豬』二字,可以看見許多有關捕殺野豬的新聞,比如《洛陽今冬限量獵捕500頭野豬》、《重慶將以多種方式獵捕野豬》、《湖北允許獵捕野豬千餘頭》、《廣西向野豬『開戰』今年捕獵30頭》等等。
同其他地方一樣,我省野豬捕殺令一出,爭議隨之而起。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葉平認為,人為乾預自然要遵循規律,要慎之又慎。將索取的對象指向深山、自然保護區的做法是一些人的短視行為,『動物也是有權利的,想要人為地乾預、調節自然界的物種種群數量和演化是過分強化「人類中心主義」的做法,極可能打破自然平衡,造成惡劣影響。』
還有的學者指出,目前的野豬數量是粗略估算出來的,缺乏科學依據。只有在科學調研出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容納量之後,纔能按照雌雄、年齡段嚴格制定獵捕限額,不能憑感覺下結論大開殺戒,更不能不加區分一殺了之。而且捕殺野豬還可能破壞人們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22日上午,環保志願者在哈市中央大街上掀起了萬人簽名保護野豬活動,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停止捕殺,采取妥善的方式解決因野豬數目增多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影響。該組織的一位成員說,野豬是東北虎在野外的主要食物源,保護好野豬纔會引來東北虎,因此不應獵捕野豬,政府需要解決的是出臺政策補償農民。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李曉民是贊同捕殺野豬的學者之一。李曉民指出,在這個世界上,人的權利無疑是第一位的,即便是保護動物,也是為了人類更好地生存。在這個前提下,保護也好、適量捕殺也好,只要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活就是對的。從目前看,我省野豬的數量呈現大量增長的趨勢,適量的捕殺應該是可行的。野豬繁殖快,育齡母豬一年可以產仔1~2窩,每窩10只左右,幼豬一年達到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而且現在野豬的天敵極少,民間捕獵也幾乎沒有,因此導致野豬成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野豬增多可以給老虎提供更多的食物來源,但老虎對環境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森林領地,光有食物也未必能吸引來老虎。
『嚴格適量的捕殺野豬在國際上也是通行的做法。』李曉民說,在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每年都會捕殺一定數量的野豬。在學術上,捕殺總量10~15%的個體,不會影響到種群的繁衍,一般來說,一個種群的存活率達到50~60%就能保證種群的穩定發展。只要有關部門嚴格遵照有關規定捕獵,就應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