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電 食鹽是家家都離不開的調味品,如果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帶給人們致命的傷害。昨天,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披露了貴州省和重慶市的亞硝酸鹽流入食鹽市場,使人食用後中毒致死的事件。
據央視報道,貴州省和重慶市部分亞硝酸鹽非法流入食鹽零售市場和食品廠,貴州省17人因服用亞硝酸鹽導致食物中毒,其中1名重癥患者死亡。亞硝酸鹽外形酷似食鹽,具有很強的毒性,攝入0.2至0.5克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致死。據統計,目前亞硝酸鹽已成為導致化學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就發生亞硝酸鹽中毒事件60多起,4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
昨天,記者先後對哈爾濱市南極批發市場、大發市場及各超市走訪時發現,哈爾濱市大部分市民購鹽謹慎。市民李女士對記者說,早就聽說有人以工業鹽冒充食鹽致人傷亡的事件,因此她現在買鹽都要到大型超市,並挑選帶有『黑龍江省鹽務管理局監制』字樣的加碘鹽。部分市民還對在路邊擺攤銷售茶雞蛋、羊肉串等小攤販的用鹽真偽表示一定的擔懮。
據市鹽務管理局介紹,目前,該局正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食鹽市場專項行動,重點清理無證照經營行為、查處工業鹽流入食鹽市場、打擊違法運銷加工團伙,規范城鄉接合部食鹽市場秩序,以提高合格碘鹽覆蓋面,保障百姓都能吃上放心鹽。同時,該負責人提醒市民,由於亞硝酸鹽與正常食用鹽在外觀上沒有區別,市民在鑒別時,可用鹽擦到新鮮土豆條上,如果土豆條顏色立即變深,則是加碘鹽;否則最好不要食用。同時,購鹽一定要到有食鹽經銷許可證的食品銷售單位和工商戶那裡,盡量不購買路邊流動小攤的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