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8日電 『自打轉業後,我在這生活40多年了,來的時候是爛泥道,後來修上了沙石路也就滿足了,從來沒敢想能修上這麼好的路,走在這路上咱心裡亮堂啊!』這是紅色邊疆農場第四管理區第二居民組王好老漢的肺腑之言。
來到紅色邊疆農場第四管理區第二居民組,一派嶄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幾條筆直的混凝土硬化路面給『土裡土氣』的小山村增添了『洋氣』。該居民組修建的這條全長1.5公裡的白色路面,是紅色邊疆農場第一條建在居民組的混凝土硬化路面,也是農場第一條場縣共建的『結晶路』。
紅色邊疆農場第四管理區第二居民組與孫吳縣沿江鄉大樺林子村東西相顧,首尾相接。農場基礎好,前些年西邊農場這邊的環境建設一直是東邊的樺林子村學習的榜樣。去年,大樺林子村通上了混凝土高級村路,而農場這邊還是坑坑窪窪的沙石路,相形之下,遜色很多。為此,今年新上任的居民組長徐宏總覺得是塊心事兒。農場得知他的想法後十分支持,雖然今年有『兩水兩路』的建設項目,資金緊張,農場仍然想盡辦法給予14萬元的財力支持。
然而,修路資金還有缺口。農場人想到了地方政府,派人到孫吳縣政府爭取他們的支持。『緊鄰有難,豈能袖手?』農場建設家鄉的熱情和遇到的困難,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共鳴。孫吳縣交通局當即表示:『場縣共建看大局,我們寧可暫時緩建一條通村路,也不能把你們甩在新農村建設的後頭!』孫吳縣交通局決定補齊農場修路的25萬元缺口。
聽說修路的消息,農場職工和地方農民興高采烈,黨員、團員、民兵們紛紛參加義務勞動,民兵排成立了護路巡邏隊,晝夜輪流值班守護在各個路口,防止車輛碾壓,人為踐踏。場縣合作,終於使這條通組樣板硬化路閃亮登場。該路分為一條主乾路和兩條分支路,標准為國家4級公路,全長1.5公裡,厚度24厘米,寬度5米。從此,紅色邊疆農場四區二組,與孫吳縣樺林子村血脈相通,東村西組比翼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