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宋代剔花瓶"現身鑒寶現場 專家稱:故宮尚無此類藏品
2006-11-13 14:40:1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周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3日電 11日,由省收藏家協會主辦的專家鑒寶活動在哈爾濱古玩城進行了一整天。1000餘件大眾收藏品,其中真品不到一成,未免讓人有些失望。然而在鑒寶將要結束時,一件由齊齊哈爾收藏者帶來的『宋代剔花瓶』終於讓眾專家眼前一亮。經反復鑒定,專家肯定地說,這件『宋代剔花瓶』十分稀有,故宮尚無此類藏品,應屬國家一級文物。

  巨資3萬元買了假古董

  11日8時30分,頂著初冬的陣陣寒意,來自全省各地的300餘名收藏愛好者早已迫不及待地等候在哈爾濱古玩城鑒寶現場的門前。記者在現場看到,因此次來哈的專家中有著名的瓷器鑒定專家楊靜榮先生到場,許多收藏者幾乎都是全家出動,大包小裹地將自家收藏的瓶瓶罐罐抬到了現場。

  從七臺河來的李鑫,帶了30多件東西,有瓷器、字畫,還有大張的瓷板。他告訴記者,自己收古董有八九年了,這些東西都是從七臺河附近農村農民家裡收上來的。這次聽說北京的楊靜榮老師來鑒寶,機會難得,就和幾個朋友帶著東西提前一天坐火車來了。瓷器一件一件地用宣紙條纏上再裝進軟箱包,坐火車時人和藏品一刻也沒敢分開。

  在鑒定現場記者看到,李鑫的收藏品有五六件得到了專家的肯定。但更多的收藏者,有的只將藏品掏出來一半,就被專家制止了:新的!現代的!因缺乏一定的鑒賞知識,一位收藏者花3萬餘元買的十餘件瓷器,經專家鑒定均被認定為仿品或現代工藝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佛像、銅器鑒定專家金甲告訴記者,大眾收藏愛好者的收藏熱情很高,但多數欣賞水平有限,收藏的新仿品多、新工藝品多,這種情況在全國都很普遍。

  從佳木斯扛來『金代行軍鍋』

  專家一整天在鑒寶現場,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這個東西,不對。但也有一些藏品能讓專家們眼前一亮。一位頭戴絨線帽的中年男子將一面大銅鑼拿到專家面前,立即引起銅器鑒定專家金甲的興趣。通過對大銅鑼幫沿上刻印的文字進行反復鑒定,金老師確定這是一只金代的『行軍鍋』。此物在戰場上當作發出作戰指令的銅鑼,行軍做飯時則當作行軍鍋使用。金老師說,這只金代行軍鍋雖然觀賞價值不大,卻有一定的軍事研究價值。這位持寶的中年男子名叫趙常順,特意從佳木斯坐了一宿火車來鑒寶的。他說,這只行軍鍋是他幾年前從依蘭一個朋友手裡花了900元錢買的。據說,這件藏品因幫沿上刻有女真文,最初被人從廢品收購站買回後,幾經轉手到了趙常順手裡,有人出1萬元高價收購,但他硬是沒賣,就是等著專家來鑒定。

  『宋代剔花瓶』傍晚現身

  經鑒定,1000餘件藏品,九成以上是贗品。但楊靜榮老師卻說,有價值的真品不多,並不代表黑龍江人的收藏水平不高。一些大收藏家,往往深藏不露。果然不出所料,臨近傍晚鑒寶活動將要結束時,一位神秘的齊齊哈爾大收藏家帶來一件高約60厘米的『宋代剔花瓶』,盤口、瓶身提花堆塑。幾位專家一見此物,立即興奮起來。經過幾番認真鑒定,楊靜榮老師不無稱贊地說,這件宋代剔花瓶目前在故宮博物院都沒有收存。太稀有了!可以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對其市場價值,楊老師稱,如果進入拍賣市場的話,這件藏品最少也能拍到200萬元,沒想到黑龍江還有這樣的好東西!

  據介紹,經過兩天的鑒定和評選,來自北京的幾位專家將從黑龍江省眾多寶貝中評選出『黑龍江十大寶貝』,評出的藏品將參加中央電視臺《藝術品投資》專目的拍攝。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