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潘蓓蕾等專家在11月5日召開的『2006中國食物與營養高層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城市居民營養失衡現象嚴重,相關疾病患病率不斷攀昇。其中,僅肥胖癥患者在成人中就佔22.8%。??
??原因:城市居民營養過度造成失衡
??潘蓓蕾認為,我國城鄉居民正面臨營養缺乏與營養過度的雙重困擾。一方面,到2005年底,全國還有2365萬貧困人口,他們營養明顯缺乏;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居民由於營養過度造成失衡,相關疾病的患病率不斷攀昇,並呈現從城市向農村、從老年向中年甚至幼年蔓延的趨勢。??
『偏離「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費行為,造成許多人脂肪攝入量過高、動物性食物消費過多、植物性食物消費太少,慢性疾病的危險因此增加。』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周應華說,此前一項調查顯示,城市居民的肉類年消費量達22公斤,膳食脂肪供能比達到35%,大城市居民更高達38.4%,大大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最高限。??
??調查:谷類食物低於『平衡膳食』要求
??調查還顯示,城市居民的谷類和蔬菜消費不斷減少。城市居民膳食的谷類食物比低達48.5%,其中大城市竟低達41.4%,均大大低於『平衡膳食』要求的60%至65%的比例。??
潘蓓蕾說,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和血脂異常者均達1.6億人,糖尿病患者有2000萬人,肥胖病人有6000萬人。其中肥胖癥患者在成人中已佔22.8%,在兒童中佔8.1%。??
此外,食物消費領域中其他深層次問題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食物消費與食物生產不協調,生產結構不能滿足消費結構改善的需要;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食物消費水平差距擴大;對食物消費缺乏有效的引導機制等。??
此次論壇由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和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聯合主辦。論壇以『食物消費與健康』為主題,共有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等國際機構代表在內的12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
??自我診斷
??體重超過標准體重20%即為肥胖癥。單純性肥胖癥指內分泌、代謝等疾病所致的體內脂肪增多。
??病因主要由於攝食過多所致,可有一定遺傳因素。
??臨床表現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積,脂肪分布以頸及軀乾或臀部為主,顯著肥胖者常伴熱、多汗、行動不靈活、易感疲勞;因橫膈抬高常覺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較重的體力活動;嚴重肥胖時可有血壓增高、左心室肥大,導致心力衰竭;有些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癥,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及缺血性心髒或膽石癥。??
體重超過標准體重20%即為肥胖癥。單純性肥胖癥指內分泌、代謝等疾病所致的體內脂肪增多。
??治療措施
??1.飲食治療控制攝食過多,營養應適度,每天總熱量男性為6270-8360千焦(1500-2000千卡),女性為4900-6270千焦(1200-1500千卡);蛋白質每天每千克體重為1克,碳水化合物每天150-200克,其餘以脂肪補充,並給以足量的維生素;戒除煙酒,改變吃零食及甜食的習慣。??
2.增加消耗適當增加運動量,以增加熱量的消耗。
??3.藥物治療
??①食欲抑制劑常用苯丙胺,5-10毫克,每天服3次;
??②能量消耗劑用甲狀腺類藥物,如甲狀腺片30毫克,每天1-2次;
??③降低血膽固醇用消膽胺、糖酐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