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奎 攝 東北網11月15日電 題: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省新農村辦常務副主任王建民議和諧龍江 建設新農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難點。省新農村辦常務副主任王建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人與自然、農業與工業及其它產業、城市與鄉村的和諧發展。』 今年以來,我省按照『集中抓發展,重點抓試點,面上抓推進』思路,堅持規劃先行,層層編制了新農村建設規劃,確定了新農村建設『百鄉千村』試點;優化了資源配置,加大了資金投入;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開展幫建,形成了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可喜局面。 王建民說:『總的看,全省新農村建設起步紮實,開局良好,發展健康,湧現出一批示范村。一大批農村基礎建設項目相繼竣工,一些試點鄉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發生了歷史性變遷,農村呈現了新風貌,農民過上了新生活,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通過新農村建設,不僅農民收入大幅增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也明顯加快;有效推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農村各項事業快速發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切實得到強化。 據介紹,今年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總裡程完成14126公裡,解決了1600個村屯、8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63.4萬人吃上了自來水,住房磚瓦化率提高到66%,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全面完成改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3.7%。 談到明年工作,王建民說,明年我省新農村建設將針對今年工作推進中的制約因素,制定出臺相應政策措施,為企業及其它社會和民間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繼續加大資金整合力度,集中財力辦成幾件大事,深入推進『百鄉千村』試點,輻射帶動全省新農村建設。具體圍繞三個重點開展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打牢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通過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標准化建設,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深化農村改革,來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激發新農村建設的活力。 二是組織實施『十大工程』,進一步提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十大工程』即:鄉村道路暢通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清潔能源工程、康居工程、環境整治工程、農村基礎教育工程、農民健康工程、農村文化建設工程、農村社會保障工程、新型農民培育工程。 三是進一步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建設和諧鄉村。重點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農村法制建設和民主制度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