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7日電 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秋菜的銷售已近尾聲。哈爾濱市菜農種植的大白菜今年獲得了大豐收,菜農們卻樂不起來,因為一堆堆白菜賣不出去,價格已跌至每公斤0.12元,讓人心急如焚。今年白菜供求失衡,菜農明年何去何從?
受市物價局的委托,香坊區物價部門最近對秋白菜的上市情況進行了調查。今年秋白菜的銷售價格呈高開低走之勢,一路走低,銷售末期降至0.12元/公斤,為近年來最低。
物價部門分析,造成今年秋白菜價格低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是今年各地的栽培面積擴大和產量增加。哈市今年大白菜的種植面積超過了17萬畝,商品量達4.5億公斤,供應量較上年增加了3000萬公斤。
二是今年的氣候適合秋白菜生長。今年沒有發生大規模病害。再加上雨水充足,秋霜來的晚,有利於秋白菜的長期生產,去年畝產約為5500公斤,今年畝產高達6500公斤至7500公斤。
三是居民對大白菜的需求量在減少,供大於求。各種南方產蔬菜充斥市場,再加上地產蔬菜供應期延長,秋菜冬貯規模不斷擴大,大白菜、土豆等秋菜品種基本實現了全年供應,市民不再紮堆購買儲存秋菜。
表面看來,生產過多、消費不旺造成了大白菜今年的價格寒潮。但專家指出,應該看到這種偶然背後的必然:哈爾濱市的農業生產經營仍然維持著傳統的一家一戶式的分散生產銷售模式,農民獲取市場信息、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十分薄弱,急需政府、行業協會以及中介組織給予正確指導和服務。
今年的大白菜價格跌得慘不忍睹,明年大白菜市場又會如何呢?專家表示,現在還無法預測明年大白菜的市場行情。今年種大白菜的菜農,因為賠本兒,很可能選擇播種其他蔬菜,但是,如果想增收,任何一種蔬菜都有風險。如果菜農擅長種大白菜,就不要因為今年的情況而輕易改變。否則如果每年換一種,有可能年年趕不上,甚至年年虧本。
專家建議,避免菜賤傷農、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狀況,就要求菜農轉變觀念,緊跟市場,分析消費者心態,采取分期播種、分批上市等辦法,避開秋菜集中上市,以緩解供求失衡,提高秋菜價格;多種植綠色無公害秋白菜,注冊綠色無公害商標,打綠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