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電 家住大慶市龍鳳區興化街道新興社區興隆路的李強,今年最高興的事就是上夜班不用摸黑兒騎車了。過去興隆路是一條土路,又沒有路燈,趕上陰雨天,騎車人經常會跌倒在水坑中。今年新興社區把近千米的興隆路修成了柏油路,還安裝了路燈,附近的居民感覺生活亮堂了。
新興社區是當年石化企業建廠時佔用村民耕地後並入城市的,條件差、底子薄。今年,新興社區黨支部下大力氣改善社區環境,把為老百姓辦的『八件大事』作為新興社區舊貌換新顏的民心工程。投資112萬元修了興隆路、興盛路、新興大街等三條近四公裡的柏油路,投資53萬元安裝了80多盞路燈;還投資100多萬元修了十公裡的紅磚路,解決了老百姓的出行問題。同時投資50多萬元對道路兩側的排水溝進行修建。84歲的老黨員王有拉著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德生的手說:『黨支部實實在在給百姓辦實事,作為老黨員,我心裡高興呀!』
『老百姓身邊無小事,我們要實實在在做工作,要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受益。』新興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德生認准了這個理兒。社區成立了環境整治小組,派專人對三個自然屯的大街小巷、衛生死角進行了清除,由8名保潔員負責日常管護,多少年來垃圾遍地倒、無人清的狀況徹底改觀。社區居民在通勤站點無處停自行車,社區黨支部和企業積極協調籌措資金,投資17萬元修建了停車候車亭,派人24小時值班,居民們不僅有地方停車了,候車時也有地方遮蔭、避雨了。居民們上夜班的多,新興社區和公安部門聯系,成立了保安大隊,在社區晝夜巡邏。
新興社區居民就業主要是石化企業的用工,社區黨支部領導積極跑政府、找政策,與石化企業進行溝通,使職工工資上調幅度大增,居民生活得以改善。
新興社區利用新興小學搬遷後的閑置教室,修建了職工之家,建立了圖書室、閱覽室、棋牌室。三個自然屯都成立了秧歌隊,一到晚上鑼鼓喧天,十分熱鬧。在原新興裝卸大隊辦公樓二樓建立了社區衛生服務站,靜點室、治療室、康復室、藥房等一應俱全,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