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電 進入冬季,寒冷的氣候給無償獻血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很多城市庫存血降到低值。而地處我國最北端、冬季最漫長的省會城市哈爾濱,始終保持著最充足的血液供給。
哈爾濱臨床醫療用血和機采血小板已提前實現100%%來自自願無償捐獻,無償獻血工作一直在全國名列前茅。這裡,傾注著無數無償獻血者的愛心和奉獻,傾注著紅十字中心血站全體職工的辛勞和汗水。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無償獻血車和獻血小屋卻頻頻受阻,無償獻血在哈爾濱遭遇了『內熱外冷』的尷尬局面。無償獻血『外環境』亟待改善
目前,哈爾濱共有5臺無償獻血車和2個獻血屋,承擔著每年采血24噸的繁重任務,醫護人員每天超負荷工作的同時,還要應對方方面面的檢查。幾天前,交警部門就對位於索菲亞教堂東側的無償獻血車進行了『審查』,血站拿出哈市市政局批件,交警部門說,批件日期是截止到今年年底,明年獻血車要重新申請批件,否則就不能停這兒。
位於南崗區建設街步行街的獻血屋是哈爾濱首開先河的創舉,2005年,哈市中心血站自籌資金,在多方協調下,佔地20平方米的獻血屋投入使用,無論從空間、環境、無菌操作要求,固定獻血屋都比流動獻血車先進方便許多,日采血量也比過去增加了近一倍。這一成功經驗在全國引起轟動,京、津、滬、渝等城市政府及血站紛紛組團到哈爾濱學習。其中,上海市政府派團學習後,市長當即拍板由市政府投資2000萬在鬧市區建10個獻血屋,歷時不到一年,上海市已超計劃建起了11個獻血屋。可是,獻血屋卻在哈爾濱遭遇了阻力,南崗區步行街管理處幾次三番想遷走獻血屋,他們的理由是:如果把獻血屋改做商亭,每年可增加很多收入。此後,計劃建在哈市南崗區學府路的獻血屋,因為哈西服裝城的阻撓,也遲遲無法落下,早已設計制造完成的獻血屋如今只能存放在工廠裡。
對此,哈市中心血站職工感到很無奈,『廣大市民爭先恐後獻血的場面讓人很感動,可有些部門的做法卻讓人很心寒。各種商亭、攤床林立街頭,獻血車和獻血屋卻頻頻受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償獻血是一項公益事業,不能一味強調經濟效益。』無償獻血體系還很脆弱
2003年,哈爾濱庫存血曾經降到過歷史最低點。柳堤站長上任後,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哈爾濱由缺血城市一躍成為獻血標杆城市。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無償獻血工作大功告成,獻血體系的完善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武漢市無償獻血工作一直很好,前不久卻鬧起了『血荒』,這對哈爾濱也是一個警醒。柳堤站長說,『哈爾濱的無償獻血工作雖進入了良性有序的發展軌道,但整個無償獻血體系還很脆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使這個體系受到影響,甚至功虧一簣。無償獻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扶持和關注,纔能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