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搜 索
會展業成為哈爾濱城市經濟發展新引擎(上篇)
2006-11-25 07:29:1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5日電 70餘個中型展會、16個超10萬人的大型展會。哈爾濱會展業以成倍增長的展會數量讓城市發展再次感受到會展經濟的魅力。2006年,在『高速路』上疾馳的哈爾濱會展業,未來得及停下腳步細細品味豐收的喜悅,又迅速轉入下一年大型展會緊鑼密鼓的精心籌備工作中。

  在哈國際會展體育中心2007年大項目日程中,目前已簽約的各種展會58個,文化演出、體育比賽200多個,其中超過10萬人的大型展會9個。正在洽談和爭取的展會、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和商務論壇達100多個。

  大型展會接踵而至 自辦展會日臻成熟

  中國貿促會哈爾濱市分會展覽部部長王大力這樣評價2006年哈爾濱會展業:『展會的數量之豐、質量之優,史無前例。』來自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的統計表明,2004年該中心的展會數量只有20多個;2005年達到60多個,其中大型展會5個;而到了2006年,全年展會90個,其中大型展會16個。

  2006年元月,冰洽會開啟會展大幕,冰城敞開胸懷誠邀八方賓客;『百姓購車周』攪熱百姓購車熱情;深圳家具展和亞太美容美發化妝用品博覽會人氣興旺;第59屆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帶來10萬以上參展商、采購商;世界華商聯盟峰會引來全球華裔客商到哈爾濱考察投資興業。緊接著,國家貿促會振興老工業基地第三次聯席會議也在哈爾濱召開;『韓國周』帶來別樣風情;繼去年『醫博會』之後,第41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亮相哈爾濱。隨後,中俄能源電力展、中國乳品博覽會、中國科技博覽會、中國第86屆紡織品服裝交易會暨冬季服裝博覽會、中俄石油化工展覽會、中國食品交易會、中國教育展等接踵而至。

  會展業內人士認為,哈爾濱會展業起步晚,但發展快,目前自辦展會不斷走向成熟,國內大型巡回性展會也紛紛湧入。今年首次以『國際』二字冠名的『哈洽會』,以其高規格、大規模成功實現了從區域性展會到國際博覽盛會的歷史性跨越。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韓國、以色列及香港、澳門、臺灣等85個國家和地區的11947名客商以及境內30個省、市的11萬客商參會參展。除『哈洽會』領跑自辦展會外,國內大規模、重量級巡回性展會也紛紛湧入哈爾濱。盛況空前的『醫博會』讓哈爾濱邁出了引入巡回性國際國內大型知名展會的第一步,不僅展示了哈爾濱承辦大型展會的綜合實力,同時也讓哈爾濱因展會再度揚名。

  直接經濟效益可觀 相關產業聯動發展

  論及一次會展的現實意義,最常提及的莫過於1??10的經濟拉動效應,即舉辦一次會展,與之相關的住宿、餐飲、交通、通訊、旅游等收入,是展覽場館收入的10倍或更多。舉辦一次會展不僅能夠吸引大批中外參展、觀展人員,還能刺激會展期間商品和勞務的消費需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發展。據統計,一個參展商的消費額要比一個度假游客的消費額高2至3倍。會展業不僅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也會從多方面帶動和促進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

  據統計,大型展會期間,哈爾濱市星級賓館平均客房入住率達80%以上,較正常水平平均增長21.51%,其中多家賓館客房入住率達到95%以上,且多為團隊入住。此外,最明顯的受益行業還有餐飲、交通等等。哈會展體育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舉辦的10萬人以上的16個大型展會,參會總人數達到160萬人,以每人在參展期間衣食住行最低消費3000元計算,這些展會給哈爾濱帶來的直接消費額就達到48億元。來自市政府的有關調查也顯示:會展業每1000平方米的展廳面積,可創造100個就業機會。按哈爾濱市現有展覽面積推算,哈爾濱市會展業現有展館可解決7000人就業。

  展會業更有潛力可挖的是會展與城市相關產業的互動效應。哈爾濱嶄露頭角的汽車工業讓『汽博會』逐漸成熟,『汽博會』則擴大了哈市汽車業的知名度;裝備工業和農業的比較優勢,讓中國國際農機博覽會青睞哈爾濱,哈市的相關產業也借會而揚名;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為『醫博會』奠定了基礎,又拉動醫藥產業。來自省醫藥管理局的統計顯示,哈爾濱市舉辦2005年『醫博會』後,全省新批醫藥醫療器械代理企業900多家,而此前每年這一數字始終保持在40家左右。會展業與相關產業在哈爾濱已形成了良好的資源共振效應。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