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人纔市場舉行了針對高校畢業生的人纔招聘會,50餘家用人單位現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數百個,吸引了許多大學畢業生。擴招後的大學畢業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
自高校大擴招以來,我省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截至2005年底,普通本科在校生達到34.72萬人,是2000年的2.6倍,毛入學率達到22.9%。
大學生數量成倍增長的同時,教學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2001年和2005年,我省兩次對全省本科教學質量進行大調查,近萬名教師和學生問卷數據表明,本科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從76%提高到81%。與此同時,我省高校國家教學名師評選入選十位,居全國第5位;國家精品課程評選入選25門,居全國第12位;教育部啟動的新一輪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我省優秀率為71.4%。
本報訊2006年我省高校繼續擴招,全省本科招生10.2萬人,比去年大幅度增招。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省高等教育發展目標為,普通本專科在校生規模要達到68萬人左右,高等教育在校生總規模將達約90萬人,適齡人口毛入學率達30%以上。
在實現數量目標的同時,如何進一步解決制約本科教學改革發展的瓶頸問題,進一步擴大高校以完善學生素質能力教育為體系的辦學自主權,盡快實現我省高等教育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轉變? 123工程
據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敏介紹,為保證高等教育質量,我省采取種種措施,短期之內要完成123大工程:建設100個省內重點專業,使其成為支橕我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纔培養基地,成為帶動全省精品課程和教學名師建設的教學改革示范基地;建設20個基礎和技術基礎課實驗室,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人纔需求,加大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成為面向全省開放的示范性學生實踐基地;培養3000名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專業課教師,推動外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質。 教學經費不低於學費20%
要保證高等教育高質量的運轉,首先要千方百計加大對教學的投入。確保學校用於教學的經費不低於學費的20%。建立起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從體制上真正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把教學質量作為衡量各單位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根本前提。 未達標學校不能增加專業
我省將改變目前的專業審批辦法,實行『宏觀總量調控,微觀學校自主』的原則,各校在教育廳核定的發展規劃專業數量以內,自主設置專業並按照國家關於專業設置審批辦法申報,教育廳將不再每年逐一審核新設專業。辦學基本條件未達到教育部教學水平評估合格標准的學校,連續兩年畢業生就業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高校,原則上將不能增加專業數量,只能在原有專業數量內調整。教育廳將著力加強專業建設的質量監控,對新辦專業、專業點分布比較多的專業,重點建設專業分別制定質量標准和評估指標體系,並建立全省高校本科專業狀態數據和專業設置預警機制。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我省將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大力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努力解決高等教育長期存在的封閉辦學問題。具體做法是建立課程負責人制度,加強課程梯隊建設,制定課程質量標准,制定省級和國家級精品課程方案,從中選擇一批精品課程上網,建設課程共享平臺,以省級以上精品課程和教學名師課程建設為龍頭,帶動各高校課程建設,進而打破學校壁壘,實現跨校網上選課,推進學分互認,達到全省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1000萬強化師資力量
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根據學校發展實際,提高教師的准入標准,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政策,對不符合學校長遠發展暫時急需的人員,要試行合同聘用和人事代理方式。嚴格執行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評價、監督制度,建立明確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鼓勵名師和教授上講臺。此外,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今年,省教育廳將投入1000萬元專門用於師資學位提昇和教師能力建設,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分制體現培養個性化
推進素質教育,就要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完善多元教育質量觀指導下的個性化人纔培養體系。趙敏介紹,繼續推進學分制教學改革,『深化學分制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工作,要努力解決學分制發展的瓶頸問題,尊重學生對學業的自主安排權。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擴大教學計劃中選修課的比例,在課程選擇方面,修業年限可根據學生的要求調整。在人纔培養模式上,要打破專業壁壘,鼓勵輔修專業和第二學位,加大學業導師制落實力度,建立學生輔導和培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