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撲鼻的金黃色黏豆包,個個成了帶給農民走向富裕生活的金蛋蛋 |
![]() |
黏豆包包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 |
細仔加工,依托品牌拓展市場
東北網11月26日電 11月23日,長富村禡富久夫婦倆一大早就開始了今年冬季黏豆包的加工。禡富久家去年加工黏豆包近萬斤,純收入超過了3000元,今年他種了10畝地的黏玉米,將全部加工成黏豆包銷售,預計將增加純收入4000餘元。
黏豆包加工是雙鴨山市四方臺區太保鎮長富村的特色經濟,每年入冬,這裡的村民幾乎家家都架起大鍋蒸上一冬的黏豆包,全村每個冬季加工、銷售黏豆包在30萬斤左右。
據村委會主任李亞軍介紹,長富村村民有種植黏玉米的經驗,有加工、銷售黏豆包的技術和市場,有農民自己的黏豆包協會,有長富村『常富牌』黏豆包注冊商標品牌。2005年一個冬季,長富村有近40戶農民加入到黏豆包加工與銷售產業,全村僅此一項就實現增收3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近300元,可謂是小豆包大產業,黏豆包『孵』出增加農民收入的金蛋蛋。
棚室蔬菜村、西瓜村、豆角村、粉條村、養豬村、奶牛村……一村一品農村特色產業經濟,如今在雙鴨山市新型農村產業建設中唱起了主角,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特色產業經濟。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