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 黑龍江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2006-11-29 09:49: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電 題: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 聚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意見》原文

  發展是社會和諧的根本前提,解決黑龍江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首先要加快發展。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服務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為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

  點評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提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只有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纔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黑龍江省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強省的跨越。建設創新型省份,是推動全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必然選擇,重要的是,我們要根據黑龍江的實際,找准可以盡快突破的現實切入點。

  數字傳真

  『十五』期間,黑龍江省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創新型成果和科技產業化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79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72項,獲獎數量居全國第八位,也是黑龍江省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最多的五年。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由『九五』末期居全國第11位上昇至第8位,區域科技能力居全國第10位,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居全國第12位,科技進步推進產業結構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黑龍江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黑龍江省科技發展的中長期目標:到2010年,科技綜合實力和主要科技指標進入全國前10名,成為科技大省;同時從全省創新體系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昇、農業科技整體水平、社會發展科技研發能力、科技人纔隊伍建設、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科技研究開發投入等八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到2020年,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高技術和應用基礎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支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取得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進入國家創新型省份行列。

  典型個案

  -2006年1月,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哈獸研所『H5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的研制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中國工程院開展的我國20世紀重大工程技術成就的評選活動中,全國動物醫學研究領域評出的四大成就——『馬傳染性貧血病驢白細胞弱毒疫苗』、『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綿羊化山羊化弱毒疫苗』、『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這四種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疾病疫苗全部是由哈獸研主持或參與主持研制成功。

  -在今年初的全國科技大會上,大慶油田『泡沫復合驅油技術』、『螺杆泵采油配套技術』兩項科技成果分獲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前,聚合物驅油理論及配套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居國際領先水平,相當於增加3億噸可采儲量,由此大慶油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大慶油田闖過一個個技術難關,形成了自主研發、原創性應用、系統配套、具有獨立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油田開發技術系列。他們的自主創新水平處於中國乃至世界石油工業科技的最前沿。

  -哈爾濱華崴焊切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黑龍江省民營高科技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為專業從事大型自動化焊接切割設備研發、制造、銷售的企業。他們與大學、大所交流合作,產、學、研結合,自主研制開發成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已經轉化為生產力,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十五』期間通過自主創新,創造出四項國內第一。

  -目前,U盤代替軟盤成為人們常備的移動存儲工具,很多人並不知道U盤的創始人是中國人。其發明專利持有者之一早在5年前就落戶哈爾濱開發區海外學人創業園,成立了哈爾濱朗科科技有限公司,並與深圳朗科公司一道領導著全球移動存儲行業的發展潮流。

  高端訪談

  突破自主創新瓶頸的現實選擇

  嘉賓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堯教授

  中國農科院哈獸研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童光志

  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傅強教授

  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省份,是關系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搭建符合黑龍江實際的自主創新平臺?

  孫堯:黑龍江省建設自主創新平臺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科技優勢要素如何與產業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問題。在建設中我們要貫徹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大力促進『政產學研金介』六要素的緊密結合。努力發揮政府部門調控、監督、服務作用,調動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等力量,鼓勵、扶持產學研合作,合力提昇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的創新能力。在『十一五』期間,重點推動建立知識創新平臺、技術創新平臺、企業孵化平臺、中介服務平臺、科技融資擔保平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軍民兩用技術轉移平臺等7個技術平臺。支持我省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國有大型企業加快建立研發機構,積極建立5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個省級重點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中試基地和100個省級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等研發機構,促進我省自主創新能力的顯著提昇,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說到底,創新成果還是要接受市場的檢驗。積極推進『政、產、學、研、金、介』結合,關鍵還是要解決產學研結合的問題,如何從根本上破解科技和經濟兩層皮的難題?

  孫堯:一方面要苦練內功,提高創新實力。我們積極改進項目生成機制,變被動篩選為主動設計。這是黑龍江省大力扶持自主創新的一項重大突破。結合黑龍江省重大科技需求,2006年度啟動六大科技專項,以企業為主體,充分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資源,設計了30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在項目的管理方式上,探索實行雙甲方制度。項目最終應用的企業負責項目的實施,真正體現了企業作為技術創新、市場競爭、承擔風險、創造財富的主體地位,理順了科研單位與企業的關系。以企業的需求為引導,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早日實現科技成果完成之時就是企業投產見效之日的目標。

  另一方面要開拓局面,搞好對外合作。我們大力加強科技招商引企工作,努力實現黑龍江省的科技優勢與省外、國外的優勢資本相結合。

  問: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但黑龍江省多數企業都存在著科技創新動力不足、需求不旺的現狀,解決這個問題除政策上的保障之外,應在哪些方面加以引導?

  童光志:黑龍江省企業普遍存在市場競爭意識不強、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以致許多好的科研成果流向南方。這方面,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引導的問題。南方企業在發展中更加注重隨時隨地捕捉信息,是競爭帶來的直接壓力,沒有創新就拿不到項目,通過政府的導向,用『需求牽引』,鼓勵企業不斷創新、積極參與競爭。在黑龍江省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把民營經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扶持對象。民營經濟具有資本運作靈活、市場反應敏感等特點,而創新必須與市場需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纔能釋放出強大的動力,這正是民營經濟自主創新的優勢。科技型民營企業不斷增多,纔能實現用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問:搭建自主創新的平臺,要通過哪些重要的機制來保障?換句話說,應當營造怎樣的創新氛圍?

  傅強:鼓勵自主創新,要有一種超前的意識,不能急功近利。積極營造一種『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大環境,鼓勵科研人員自由去想、自由去做。特別要向基礎研究傾斜,為基礎研究創造寬松的氛圍。科技創新離不開基礎研究,而基礎研究有著自身的規律性,是一個需要耐得住寂寞、潛心研究的艱苦過程。而目前的晉昇和年度評價考核制度,簡單盲目的要成果看業績的做法,帶來的是普遍的短視行為和浮躁心理,成為基礎研究的頑癥。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改變現有的科研管理體制、創新人纔評價機制,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鼓勵創意,支持創新。科技離不開人纔,沒有人纔支橕,科技創新就是一句空話。黑龍江省的科技人纔列全國第7位,但科技進步指數和自主創新能力卻相對較差,說明人纔效率還沒有得到最大發揮,還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用制度和文化留住更多的人纔,優化、發現、培養、使用更多的創新人纔。

  黑龍江省技術創新體系五大層面問題

  (一)政府層面

  首先,黑龍江省創新創業的氛圍還不是十分濃厚,需要政府引導並形成一種輿論性導向,創造一種『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大環境,將黑龍江省變成一個大的創業園;其次,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財稅優惠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實,通過政策的傾斜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整體的發展與壯大,使其成為拉動黑龍江省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

  (二)企業層面

  黑龍江省大多數企業還沒有成為技術開發與創新的主體。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應該成為技術開發與創新的主體。一是要成為投入的主體。美歐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企業研發投資佔研發總投資的70%左右。但在我國,國家投入的研發經費約為58%%,地方政府投入的佔10%%,企業投入僅佔22%%。二是要成為創新的主體。黑龍江省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真正的技術開發機構,缺乏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能力。這種情況導致企業十分熱衷引進國外技術,很多企業的關鍵技術嚴重依賴進口,技術呈現『空心化』,形成了『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循環怪圈。

  (三)高校、科研院所層面

  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同企業相比,大學和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很低。造成這種現象有以下的原因:第一,晉昇制度的弊端。大學和院所的科研人員的職稱晉級只與研究成果掛鉤,同是否實施產業化沒有必然聯系。因此,很多成果從最開始研究起就與市場脫節,研究完成後這些成果只是變成一堆晉職用的文件材料,根本談不到產業化。第二,市場開發能力不足。有一些不錯的成果在研發成功後很有市場,但由於受到研究人員或研究單位的小團體主義的局限,他們希望自己轉化、生產商品並賺取利潤。由於技術開發同市場運作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很難取得成功。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本來擁有很好產業化前景的技術也被其它技術所取代,並最終被市場淘汰。

  (四)科技中介機構層面

  盡管黑龍江省科技中介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數量與質量並沒有形成協同發展。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絕大多數中介機構缺乏核心服務能力和精品服務項目,無法為企業提供專業性強、時效明顯的服務。由於受到體制和機制的限制,中介機構無法吸引高層次、復合型人纔加入。而絕大多數中介組織是依賴智力成果的提供來獲取利潤,沒有人纔根本無法保證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因此,人纔問題是制約中介機構發展的瓶頸問題。

  (五)投融資體系層面

  黑龍江省的投融資體系剛剛建立,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全社會對資金的需求,其主要表現在:一是政府財政引導資金投入規模偏小,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二是商業銀行對創新支橕的力度小。由於銀行資金運用堅持效益性、安全性原則,而技術創新項目往往具有風險性的特點,這決定了銀行資金很難成為技術創新項目投資的主體。但作為巨大的資金庫,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應引導其資金介入創新產業,發揮其強有力的融資支橕作用。三是風險投資不發達,無法為種子期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橕。可以考慮由政府、金融集團、大企業集團為發起人,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個人創立股份制風險投資公司作為風險資本市場的主體。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自主創新為三峽電站生產的設備於日前完成生產加工,發往工地。宋亞平 黑龍江日報記者 蘇強 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