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收入漲了環境好了 愛國村農民:這樣的日子誰能不樂
2006-11-29 16:05: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宋圓圓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電 11月27日,記者到東寧縣綏陽鎮愛國村采訪時,提起村裡的變化,這個村的百姓說個不停。51歲的杜雲先搶先打開了話匣子,『俺在愛國村住了大半輩子了,壓根沒想村裡還能有水泥路,現在好了,下多大的雨也不怕弄滿身泥巴了。』

  愛國村是東寧縣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也是綏陽鎮比較富裕的一個村,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提起村子裡的富有,該村的農民都自豪地說,要說是鎮裡最富的村不敢說,但也能數一數二吧。

  村子富了,今年,愛國村黨支部下大力氣改善村屯環境,把『為百姓辦實事』作為愛國村舊貌換新顏的民心工程。投資48萬多元,修建了3條共1150多延長米環村水泥路,解決了村民的出行問題,村民再也不用擔心趕上下雨天,走路、騎車會跌到水坑裡了;投資1萬多元修建了村路兩側的排水邊溝,並栽種了近3000元的楊、柳樹苗,綠化了村屯環境。同時,村乾部跑單位、找對策,供電局投資6萬多元幫助愛國村安裝了37盞路燈,把村莊照亮的同時,也照亮了村民的好日子。村民們都說,我們的生活也跟著亮堂了,再也不用黑咕隆咚地走夜路了。

  『老百姓身邊無小事,踏踏實實工作,要讓老百姓得實惠。』愛國村黨支部認准了這個理兒。村子裡印發了500多份『道路愛護公約』,公約裡面明確寫著『路邊栽樹種草植花,由村給予經濟補貼』。成立了環境整治小組,投資5萬多元安裝了7個垃圾箱,派專人對村子的主要乾道、旮旯胡同、衛生死角進行監督管理與清除,僱用了2名清潔工負責日常管護,多年來垃圾到處有、遍地扔、無人管的現象不見了。

  愛國村是鎮內24個行政村中離綏陽木耳大市場較近的一個村,該村利用好這個優勢,黨支部精心組織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出勞務,保守著說每人一年也能掙1萬多元。今年愛國村轉移剩餘勞動力400多人,僅此一項就將收入400多萬元。據村支書韓發元講,村民的生活在一天天地好起來,2005年人均收入達到了4830元,今年村民人均收入將達到5200元。

  出村走平坦的水泥路,夜晚串門還有路燈照,村民的收入還在躥高地漲,這樣過日子,誰能不樂啊。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