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電 本年度新學期,哈市的小學生們盼來了他們向往已久的科學課。可科學課一開課,同學們卻發現,授課的老師有的是品德課老師、有的是體育老師,『不夠專業』的教學讓孩子們大失所望。對此,哈市有關教育專家指出,學校加強素質教育不能紙上談兵。
28日,哈市安通小學某班級的科學課上,老師先在黑板上寫下了這堂課的主題——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種植花草。隨後,老師拿起教材,為學生們讀了一遍課文。十幾分鍾的時間過去了,有的學生們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聽講,有的看著課本發呆,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見此狀況,老師提出要給學生們播放課程短片,希望能以此來調節課堂的氣氛。短片中花草種植方法的演示和語音介紹,仍然無法調動起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該校三年一班的一名學生告訴記者說,看這學期的課程表上有科學課,同學們都很高興,以為這是一門既能動腦又能動手、讓大家感興趣的課程。可開課了纔知道,『科學課』不過是念念書本、看看幻燈片,非常乏味,同學們都大失所望。他提議說:『如果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同學們動手實踐,根據所學習的知識開動腦筋搞一些小發明制作,那就好了。』
據了解,為了增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本年度新學期以來,哈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所有小學每周開設兩節科學課。但哈市工程、鍋爐、進鄉等許多小學校的學生普遍對科學課的內容表示不滿。因為缺乏專門的授課教師,一些學校甚至安排品德、體育等學科的教師講科學課,因為不夠『專業』,本應充滿樂趣的科學課被上得索然無味。據哈市通鄉小學校長任麗萍介紹,開設科學課以來,該校專門安排了兩位科學課老師,他們每天都根據教材的內容認真進行備課、授課。學生們提出讓老師在課堂上帶領他們動手實踐搞『發明創造』,目前該校的老師確實無法滿足這種『專業』的要求。學校也希望聘請有專業纔能的科學課教師來給學生們上課,可又不知道上哪去找這樣的老師。
品德、體育老師講科學課?對此,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員王瑞表示,科普教育應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開設科學課是好事,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們的動手、動腦能力,激發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但真要達到這一目的,不是僅僅是開了課就能解決的。還需要教育部門從課程內容設置、教師專業培訓等幾方面入手,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索帶來的樂趣。只有這樣,科學課纔能真正上昇到素質教育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