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電 為了使自己像個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顯得輕松、瀟灑、大方,許多青少年用零用錢吸煙、喝酒,有的女孩子在青春期過分追求穿戴打扮,更有16歲左右的中學生與同學傳出戀情……家長每天都在管孩子,可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有時家長管嚴了,孩子竟以離家出走相要挾。這些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讓家長頭痛不已。
11月28日,哈市一位在機關單位工作的家長向記者倒出苦水:『我兒子今年16歲,正在上高一,初中時就交了一個女朋友,上高中以後,兒子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可那名女孩非得上兒子上的那所高中。為了拆散這對小「情侶」,我們到處找人給孩子轉學,結果轉學以後也無濟於事,那個女孩哭鬧著讓她的家長把她轉到我兒子的學校,否則就以死相逼。』這位家長說,現在對孩子的這種不聽話和叛逆真是無能為力。
另一位中學生家長說,他的兒子不僅有過早戀的跡象,而且還模仿大人喝酒、吸煙,經常偷著上網吧打游戲,家長怎麼說孩子也聽不進去,該做什麼還做什麼,說多了孩子竟以離家出走相要挾。
一名高中女生的家長對記者說,平時她很少給孩子錢,但家裡的錢放在哪兒從不背著孩子,可前幾天孩子竟敢自己花了600多塊錢給自己買了好幾套衣服,批評她時她卻不以為然。做家長的實在拿孩子沒辦法。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好多中學生都想活得有個性,不希望父母過多乾涉自己的生活。一名正在『談戀愛』的高中生對記者說,她其實就是找一個學習好的男生幫著她補補課,兩個人平時交往得多一些,本來也沒什麼,可是家長知道後整天嘮嘮叨叨說個不停,她就偏要和那個男孩好。
哈市陽光中學特級教師彭暉說,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記憶力強,情感豐富,但由於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趨於定型的時期,是走向成年的過渡階段,亦是性意識萌發和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叛逆等特點。因而,在他們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階段,應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對不良行為的孩子既不能生硬批評,引發他們的叛逆情緒,也不能任其發展,讓他們走入歧途。彭暉建議學校,可以邀請名校在校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到學校內給學生講他們的成長歷程,並通過傳遞紙條的方式幫學生答疑解惑。學校也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現階段的任務是學習。家長更應該研究孩子的心理、性格,采取孩子易於接受的方法引導孩子,避免正面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