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電 曾連續兩年榮獲七臺河市執法部門『雙評』第一名,去年又被七臺河市委市政府授予『端正政風行風、創建優良環境』最佳單位的七臺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聞功不喜,再接再厲,憑借『四個第一』的理念傾心抓好政風行風建設,為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把發展經濟作為工商部門的第一要務。他們推行『四辦』『三服務』,即:手續完備立即辦,不拖;急事急辦,不推;可辦可不辦的主動辦,不等;市委、市政府認可的但上級沒有明確文件規定的變通辦,不靠。提前介入服務、全程服務和跟蹤延時服務。不讓政策截留;不讓企業受到冷遇;不讓差錯發生;不讓時間浪費,為全市經濟發展開闢綠色通道。
把執法為民作為工商工作的第一標准。他們將登記注冊所需手續證件、項目、收費標准和監督電話內容全部公開;開展『千戶企業評工商』活動,向全社會發出征求意見信12000餘封;在全省第一家開通了12315申訴舉報電話,24小時全天候服務,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00多萬元。
把企業需求作為工商服務的第一信號。他們在全省率先實行銀行代繳費制,使個體戶到就近銀行營業廳就能繳納工商費;培育市級知名商標11枚,省級著名商標2枚,積極推薦『雙葉』注冊全國馳名商標;通過為企業辦理抵押登記,幫助企業解決貸款2億多元;先後組建48個個體黨支部,42個個體團支部;聯合醫院、保險公司等,建立55個個體私營會員服務單位。
把群眾滿意作為工商機關的第一追求。他們幫助企業制定農業訂單合同示范文本12份,與農民簽訂訂單2700多份;組織全市352名經紀人進行了培訓;無償為農民辦理自產證787個;接待下崗職工諮詢16000餘人次,減免工商費和注冊登記費478萬元;出動執法人員1845人次,查扣『三無』食品3358公斤,不合格產品2356件;假冒種子、化肥60多噸;取締非法網吧37戶、歌廳18戶、非法印刷窩點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