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電 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民生之需——聚焦2006年黑龍江省勞動保障工作
記者 印蕾
就業、社會保障、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這一年,龍江勞動保障工作如何為『十一五』開局,如何解民懮、惠民生,年終歲尾,它成為我們年終盤點話題之一。
通過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來糾正勞動關系履行過程中有悖於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充分發揮勞動仲裁手段,充分發揮各級勞動仲裁機構的作用,堅持雙向維護的宗旨,不偏不倚、公正、公平、公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遏制涉及勞動保障的違法行為,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而進一步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使之能夠更好的為全省勞動保障事業保駕護航。
【故事】
雞西:仲裁庭開到礦井旁
黑龍江省第一家勞動仲裁院,2003年在雞西市成立。仲裁院成立後僅一年,雞西市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接連發生兩起煤礦瓦斯爆炸特大事故,共計死亡40餘人。為及時配合相關部門處理好事故,雞西市將仲裁院開到了礦井旁,依法立案、包案到人;後來,他們還把仲裁院開設到傷亡家屬家中,真情愛心到位、政策宣傳到位、司法救助到位,妥善處理了遇難礦工的遺屬賠償問題,贏得了傷亡礦工家屬、用人單位和市委、市政府的好評。
|
黑龍江省勞動仲裁院的成立,標志著黑龍江省勞動爭議仲裁工作向機構實體化和仲裁隊伍職業化方向邁出實質性步伐。 |
『哪裡有爭議、哪裡有矛盾,我們就應該出現在哪裡。』雞西市勞動仲裁院院長陳國卿如是說。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靈活辦案機制沿用至今,把仲裁庭設在事發現場,使仲裁調解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群眾家裡,大量長期依靠行政手段解決不了的信訪問題得以解決,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哈爾濱:保障金使農民工工資有保障
今年1月,受僱於哈爾濱市飛宇建築有限公司的60餘名農民工在哈爾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領回了被拖欠的22.95萬元工資。哈爾濱市勞動保障部門啟動了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為這些農民工支付了工資;並對用工單位進行了處罰。『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錢,終於可以放心的回家過年了。』領回工資的農民工高興地說。
![]() |
農民工工資保障金讓農民工工資有保障 |
哈爾濱市自2005年3月開始對全市開工建設企業收取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並規定建設單位在領取施工許可證前,應按照工程合同價款的3%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交納保障金。在工程建設期間及工程竣工後60日內,如有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由勞動保障部門啟動工資保障金,及時發放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
【數字】
4696——截至9月底,全省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3922戶,涉及勞動者97.8萬人,依法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696件。
6.4萬——截至9月底,全省補簽勞動合同6.4萬人,共補繳社會保險費806.3萬元。
2550萬——截至9月底,全省為3689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2550萬元。
3778——截至9月底,全省各級勞動仲裁機構共立案仲裁5000餘起,結案3778起,通過仲裁途徑化解了眾多職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的矛盾,切實維護了勞資雙方合法利益。
![]() |
維權公示制度,幫助農民工維權 |
【展望】
進一步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協商制度,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加強勞動保護,健全勞動保障監察體制和勞動爭議調處仲裁機制,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大力發展和諧勞動關系。 ——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