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電 北京時間9日9時整,俄羅斯功勛飛行員,大型民航客機機長、一級飛行員阿爾謝年科夫先生和自己的孫女一同走出了首都機場。
『沒有想到,時隔近半個世紀,我會又一次飛到中國。』這是阿爾謝年科夫先生見到記者時的感嘆。
雖然飛行了近七個小時,但是76歲高齡的阿爾謝年科夫先生仍然顯得精力充沛,十分健談。他說,雖然很早就希望來中國看看,但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現在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心情非常激動。為此,他要對促成此次中國之行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表示感謝。
談到當年拯救中國母子的那一次飛行,他表示,這只是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執行的一次任務,卻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下午,阿爾謝年科夫先生和孫女參觀了天安門廣場、故宮。在天安門廣場,阿爾謝年科夫先生對廣場面積之大發出了驚嘆。他說:『只有一個大國纔會有這樣廣闊的廣場!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民族!』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他表示,他知道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付出了很大的犧牲,一個英勇的民族一定會有一個光輝的未來。
遠遠地看到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毛澤東的巨幅畫像,他說,一定要在毛澤東像前面照幾張相,留作紀念。在他的心目中,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是偉大的領導人。一個領導了中國的解放,另一個領導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俄羅斯人對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
在故宮,阿爾謝年科夫先生表示,中國的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在俄羅斯遠東工作期間,曾經見過很多住在當地的中國人。中國人勤勞,善良,熱情好客。他在執行飛行任務期間,飛機曾經出現事故,不得不降落在一個小村子裡。村子裡有一戶中國居民。
這家的男主人見到機組人員之後,執意邀請機組人員住在自己的家裡,連吃帶住好幾天,直到救援人員趕到。
這一次能來中國訪問,他沒有想到竟然是因為近半個世紀前搶救了一個中國產婦。他說,這次能夠成行純屬偶然。當時,他在翻看自己以前積累下來的家庭檔案時,找到一份當年《黑龍江日報》報道他解救中國產婦的報道。他找到中國駐俄羅斯使館,請求幫助他將報道翻譯成俄文。並希望能夠了解到當年所搶救的婦女和兒童現在的情況。沒想到,中國的新聞媒體如此迅速和及時地將當年被搶救的新生兒找到了,而且還邀請他來中國,並且在時隔半個世紀之後再次團聚。
最後,阿爾謝年科夫表示,中俄兩國作為相鄰的大國應當和睦相處,兩國人民必須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為友誼之樹澆水,就一定會結出友誼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