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電 題:『十六字』提昇城市之魂 哈爾濱市全民參與塑造城市精神紀實
年終歲尾,感動城市人物評選在哈爾濱不斷昇溫,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這座城市真情湧動。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好人好事在感動著這個城市的同時也提昇著哈爾濱市人的公德意識,更踐行著這個城市『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的城市精神。
創建哈爾濱城市精神發起於2005年,一個關於公德的話題引起了這座城市的共鳴。3月,哈爾濱市政府開展了哈爾濱市城市精神討論活動,引導廣大市民通過查擺身邊的陋習,評論身邊的美德,確定哈爾濱的城市精神。一石激起千層浪,近10萬市民通過寫信、網上投票等方式參與到討論中來,提出建議2000餘條。哈爾濱市第一中學的學生書寫了倡議書,表示要帶頭樹新風;香坊區的一對父子專門跑到報社將自己的建議工工整整的寫了兩大篇。與此同時,產業工人座談會、團員青年座談會、婦女群眾座談會等各種座談會陸續展開,全市形成了『陋習』大家查、『美德』大家評、『精神』大家議的熱烈氛圍,最後確定了哈爾濱人的十大陋習、哈爾濱人的十大美德,並提煉出了十六字的哈爾濱『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的確立過程激發了廣大市民熱愛家鄉的情感,增強了維護城市形象的自覺性。今年初,哈爾濱市又結合榮辱觀教育組織開展了『知榮明恥、信守公德、共建家園』活動,通過『愛護城市、美化家園、萬名志願者行動』、『保護母親河、認養綠地、拾江畔白色垃圾活動』、『百個社區、千個樓道、居民聯手共建家園活動』、『知榮辱、揚美德、樹新風、促和諧主題廣場活動』、『品牌社區、品牌樓道創建活動』、『動員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治理亂貼亂畫和整頓交通秩序活動』等一系列活動讓廣大市民親身參與,引導市民遠離不良習氣、增強愛護城市美化家園的責任感。
在媒體的倡議下,這個市還以『相識、相知、相信、相助』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鄰居節活動,社區鄰裡間充滿了融融暖意。南崗區榮市街道龍泰社區在社區少先隊員中,招募『鄰居裡小天使』,開展敲門日活動,『小天使』們頭戴標志帽、系著紅領巾,挨家挨戶敲門,向鄰居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問好、祝福。道裡區在社區家庭安上愛心門鈴,誰家有困難只要按一下門鈴,就會得到幫助;河柏社區將原來的互助卡片,更換成多項便民服務單,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幫助。兩年來,哈爾濱市的鄰居節活動一浪高似一浪,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和廣大居民群眾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市民的文明素質不斷提高,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良好風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