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電 現在正是大學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高峰階段。記者了解到,一些大學畢業生由於社會經驗不足落入了招聘陷阱,他們希望自己的受騙經歷能給其他同學提個醒。
陷阱一:白搭工。黑龍江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孫曾向一家雜志社遞交了求職簡歷,不久後她接到該雜志社的面試通知。面試當天,十幾人同時參加。負責人要求限期提交雜志內容策劃方案。此後,小孫等人按照要求,多次提交了雜志版面策劃,且創意已經被雜志社采用,但該雜志社始終不提錄取職位和簽約的事,還要求繼續提供策劃。這時候學生們纔明白,這家雜志社不過想通過招聘的方式尋找免費的勞動力。
陷阱二:野廣告。不久前,大專畢業的小王在一個公交站臺上發現一張小廣告:『高薪招聘伴游,底薪3000元加提成。』小王撥通電話,一男子讓她到一酒店一樓面試。抵達酒店後,小王接到電話,說她已經從酒店錄像裡面試完了,公司要求統一著裝,只要往指定賬戶存200元的服裝費馬上就簽約。小王回到學校和同學說起此事,同學告訴她這種不見面的招聘都是騙錢的。
陷阱三:黑網站。日前,23歲的小郭在十幾家招聘網站發布了求職信,並留下了寢室電話。接下來的幾天裡,小郭寢室的電話常常深夜響起,但都是騷擾電話。
防范手冊:
正規途徑:求職的大學生應該到正規的人纔市場找工作,這樣纔能保證招聘單位和招聘崗位的真實性。
了解法規:在應聘之前,畢業生應參加學校組織的就業指導課和法律輔導課,了解一些《勞動法》、《合同法》中規定的用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慎簽合同:簽合同前,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招聘單位的資質和概況。簽合同時,要分清簽的是試用期合同還是正式合同。要注意試用期也必須簽署合同,並且試用期不能超過3個月。
及時舉報:如發現招聘單位有收取押金或在試用期、簽訂勞動合同時存在欺騙行為等,可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公安部門提醒應屆畢業生,如果落入招聘騙局涉及詐騙金額較大,應向公安部門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