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6日訊 2017年大慶市旅游業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全市接待旅游者1846萬人次,同比增長13.1%;實現旅游收入128.4億元,同比增長24.7%。創建4A級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培育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2處,開發鄉村旅游扶貧項目1個。
記者了解到,大慶市旅游業取得如此奪目的成績與眾多因素有關,其中,精化產品供給、細化產品營銷、優化服務體系、強化市場監管等手段對旅游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進項目建設,推動景區提檔昇級
旅游項目是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橕,也是旅游業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2017年,大慶市推進落實《2017年全市旅游景區提檔昇級行動計劃》,通過開展景區提昇『十大行動』,使旅游產品供給不斷增加、服務品質明顯提昇。
記者了解到,在項目建設上,總投資2.1億元的鶴之海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今年實現投資7700萬,初步建成集濕地、溫泉、采摘、民俗、自駕游於一體的生態鄉村旅游景區;投資5000萬元,新上連環湖溫泉養生苑項目,將溫泉與蒙醫、蒙藥結合,推出蒙醫藥康養旅游新產品;投資5000萬元,建設肇源北方金湖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
同時,在項目創新上,指導杜爾伯特開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培育完善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項目、『南病北治』健康旅居養老示范基地、紅色旅游經典項目;建設自駕營地,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等。
在提檔昇級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創建4A級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培育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2處,開發鄉村旅游扶貧項目1個。
多方位拓展客源市場取佳績
為開拓旅游市場,將大慶市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城市,2017年,市旅游部門馬不停蹄,通過產品細化、客源細化、市場細化,以線上線下推介會、旅交會、區域合作、點對點營銷等多種手段和方式,鎖定重點客源城市和客源群體,開展精准營銷,使大慶市接待游客人數實現大幅增長。
2017年,客運樞紐站開通了市區直達杜爾伯特、林甸重要景點的旅游直通車,同時,以『5.19』中國旅游日等節慶活動為載體,實施旅游惠民,引導市民游大慶,市內游市場熱度不斷提昇。
哈爾濱是大慶市主要的省內客源地,2017年,開通哈爾濱—大慶旅游直通車,並對外地到哈市客源分流導入,哈爾濱游客佔到省內來慶游客的45.6%。同時,還借助『4+1』城際旅游聯盟、大東北旅游聯盟合作,與聯盟城市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游客互換,通過吉林白山國旅、7080旅游聯盟落地了多條精品線路,打開了東北客源市場。
在開拓國內市場方面,市旅游局帶領大慶市主要景區景點工作人員在上海、廣州、武漢、哈爾濱等8個地市召開大慶旅游推介會十餘場次,引來了包括上海知青專列等國內客源。邀請長春、北京、深圳、山東等地旅行社、全省濕地論壇嘉賓近200家旅行社、媒體到大慶踏察,與大慶旅游景區等企業建立合作。
同時,央視秋晚、魅力中國城竟演、龍舟賽、斯諾克國錦賽等賽事活動引發的宣傳疊加效應逐漸顯現,『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市重點監測景區接待旅游人數32.7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旅游收入1500餘萬元,同比增長46%,增幅明顯提高。
優化服務、強化監管為大慶市旅游添保障
優質的服務體系和規范的管理是大慶市旅游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2017年,大慶市依托大慶公路客運樞紐,加快完善大慶旅游信息諮詢中心,推進旅游專線、票務預訂、旅游宣傳等功能拓展;推進『廁所革命』,大慶市A級景區全部消滅旱廁,新建、改建旅游廁所15座,建設完善自駕游營地項目4個,新建自駕游驛站4處;制作大慶旅游宣傳的音視頻和短信提示語,實現了依托各入慶端口網格化、立體化旅游宣傳,向通過航空、公路、鐵路方式入慶游客宣傳推介大慶旅游。
在旅游市場監管方面,大慶市嚴格執行旅游行業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行為,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經營旅游業務的行為,規范旅游企業經營服務行為,開展常態旅游執法檢查,規范市場主體。受理旅游投訴15起,協調解決率100%。並加強旅游安全監管,對五一、端午、暑期、國慶中秋等重要時間節點的旅游安全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雖然2017年大慶市旅游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但大慶市旅游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同質化趨向嚴重、公共服務水平相對偏低、旅游整體形象打造不夠等諸多問題,還面臨著周邊城市加大旅游投入,分流客源的威脅。市旅游局工作人員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圍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加快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在項目建設、品牌營銷、市場主體建設、市場秩序、產業融合等五個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