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電 從年初開始,股市始終牛氣衝天,這也刺激了基金市場。很多人將大量資金投入股市或購買基金。面對這股狂熱,業內人士提醒市民,雖然基金市場近期的回報率非常高,但別忘了規避投資風險。
『僅僅兩周時間,就漲了15%。這樣的回報率,上哪個行當裡能找到?!』哈市市民陳先生邊和記者聊著投資心得,邊排隊等著認購剛剛上市的一只股票型基金。據中行金谷支行理財中心經理於凱介紹,自今年六七月份開始,基金銷售就一路看好。截至目前,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83.01%,指數型基金上漲81.40%,偏股型基金上漲75.02%。基金的高回報帶來的效應就是人們高漲的購買熱情。以往發售基金,需要工作人員打電話向客戶推銷,如今是客戶不停地打電話詢問理財人員,什麼時候有新基金上市。甚至當一只新基金上市時,出現排隊購買的情況。還有客戶在購買基金嘗到甜頭後,甚至開始貸款買基金。一銀行工作人員介紹,在12月初一名客戶來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按照慣例,需要詢問貸款用途。客戶在支吾了一段時間後,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他在年初購買的10萬元基金,如今已經漲了70%,聽人說基金市場還將呈現牛市,他就產生了將房產抵押,辦理貸款的想法。不僅基金市場,在股票市場,情況同樣火暴。很多被套了幾年的股民,想借這段時間的牛市,把錢賺回來,一些新股民也紛紛進入股市,甚至出現了借錢炒股的情況。
面對市民高漲的投資熱情,理財專家提醒,在牛市時期投資,更應保持清醒。
該人士介紹,家庭最基本的理財原則是『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只籃子裡』,應該分為儲蓄、安全投資和風險投資,即留出適當的儲蓄以備家庭應急准備金;部分財產用於風險相對較小的中長期投資;剩餘的資金可用來進行風險投資,如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等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銀行理財專家提醒,用貸款來做股票等風險投資,潛在的風險很大。因為股票型基金和股票一樣,行情變化非常大。而且銀行抵押貸款一般為一年期或半年期,到期必須歸還,如果還款時正好是股市的低潮,投資的股票或基金沒有達到收益率的要求,就會面臨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