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電 年初以來,七臺河市、區(縣)各級扶貧辦結合新農村建設,引導重點貧困村通過實施『一村一品』工程,積極培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確保農民增收的經濟生長點。
在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過程中,堅持國家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政府指導和群眾參與相結合,綜合開發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生產發展與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相結合,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原則,經過上下齊心努力,在各級政府和幫建單位的扶持下,實施整村推進的貧困村『一村一品』工程進展順利。
茄子河區中心河鄉金鄉村通過引導農戶發展果樹種植業,整合財政扶貧資金和農業開發資金,鼓勵農戶自籌資金,對村域內荒坡進行改造。目前已建起李子、苹果等果樹種植基地1000多畝,『金鄉李子』更是成為地產水果的知名品牌,地產水果年拉動農民人均增收400元,林果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條主要渠道。勃利縣搶墾鄉前程村積極扶持引導貧困戶種植近幾年經濟效益較高的辣椒、毛蔥、大蒜等作物,指導貧困戶學習運用毛蔥白菜套種技術和大蒜白菜套種技術,提高復種指數,進一步增加收入。通過采取有效的引導措施,使該村的『三辣』作物種植面積迅速增加,已達到2100多畝,佔旱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三辣』產業穩步發展,拉動種植業效益明顯提高,使農民的收入普遍提高,預計村民僅通過發展『三辣』產業即可增加收入230多萬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