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電 2006年,按照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建設適宜創業、適宜人居、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城市的要求,哈爾濱市深入開展各項環保工作,加快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場、集中供熱工程、城市綠化工程建設進程,推進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劃界立標保護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等工作,全面開展工業企業減排、限排工作,環保工作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城市生態環境和社會生存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建設
環保水平迅速提昇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內在需要,它不僅是市民最為關注的熱點,同時在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建設『三個適宜』城市,近年來哈爾濱市通過政府簽訂責任狀、政府協調會、市長現場辦公會等形式,使環保工作擺上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目前,哈爾濱市市區水源地和三溝清水源建設規劃已經調整完畢,信義溝、何家溝、文昌三期、松北、呼蘭等污水處理廠建設正在積極推進;沿江生活污水截流及處理工程、西南部生活垃圾處理場、道裡集中供熱工程等一大批環保工程已經竣工投產。現在,哈爾濱市日產近百萬噸生活污水中已有近半實現了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85%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58%以上,各項環保『硬指標』得到迅速提高。
2006年,哈爾濱市加大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力度,已經爭取到列入『十一五』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資金7.9億元;並暫緩了雙城301采油項目等存在環境安全隱患項目的審批;對哈氣化廠、哈高科等32家不穩定達標排放廢水的工業企業、134家綜合性醫療機構及272家餐飲單位進行了整改。同時,哈爾濱市還印發了《松花江流域哈爾濱江段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06—2010)》和《哈爾濱市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防控
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6%
在各項環保工作中,飲用水源地的保護是最受市民關心的工作之一。2006年,哈爾濱市圍繞水源地保護,強化了水污染防控工作。對全市14個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進行了劃界立標,取締一級保護區內排污口6個,拆除私建濫建設施6處,取締放牧20餘起、捕魚30起、挖沙30起、復耕200餘畝;限期治理二龍山庫區企業13家、西泉眼庫區餐飲服務企業17家,搬遷4家。
為確保城市飲用水安全,哈爾濱市今年先後兩次開展了松花江流域水質安全專項排查工作,檢查集中式飲用水源地35處,排查企業近千家。對存在主要環保問題的167家企業,采取不同形式予以重點整治。淘汰使用落後工藝、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企業16家,改造3家,重點監管103家,限期治理34家。同時,協助有關部門督促哈亞麻廠、大眾肉聯廠等11家重點排污企業加快落實異地搬遷改造計劃,現都已破土動工。預計年底可削減水主要污染物2000噸,市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6%,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6%。
整治
良好天氣數將達303天
隨著城市集中供熱等各項環保工程的推進,哈爾濱市全面推進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截至11月17日,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二級的天數為279天,同比增加4天。預計年底可削減大氣主要污染物5000噸,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二級的天數可達到303天,同比增加2天。哈爾濱將天更藍、雪更白。
在環境綜合整治中,哈爾濱市還開展了高、中考『安靜日』噪聲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發生過嚴重噪聲擾民問題的135家娛樂場所進行了整治,同時通過聯合執法,先後查處和取締擾民加工廠、娛樂場所、建築工地、發廊和音像店70餘家。噪聲案件投訴量同比下降了12%。
讓市民喝上乾淨的水,讓市民呼吸上清潔的空氣,讓市民擁有安靜的環境,讓市民吃上放心的食品。通過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存環境建設,哈爾濱正在向『適宜人居、適宜創業、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的新型環保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