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電 11月17日,哈爾濱市阿城區衛生局作出決定,對造假病例套取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蜚克圖鎮衛生院院長王明河給予撤銷院長職務、責令停止一年執業活動、罰款1000元的處分;參與此事的醫院醫生劉某等5人暫停6個月執業活動,各罰款1000元,參與此事的鄉村醫生齊某等3人暫停3個月執業活動,各罰款1000元人民幣。
完整的假病歷
今年8月25日,記者接到原阿城市蜚克圖鎮衛生院幾名醫生反映,該院院長兼該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明河指使該醫院醫生、護士制造假病歷,公然套取農村合作醫療基金。8月27日,記者前往蜚克圖鎮衛生院對此事展開調查。
在蜚克圖鎮衛生院,記者見到了反映情況的醫生,他們向記者出示了這些經過院長、財務、醫生、護士協力合作精心編造的假病歷。下面是幾份假病歷的摘要:
病歷一:女,49歲,合作醫療證號:13060xxxx3,蜚克圖鎮新榮村村民,右側卵巢囊腫住進鎮醫院,4月18日做了切除手術。
病歷二:女,56歲,合作醫療證號:13060xxxx3,蜚克圖鎮新榮村村民,子宮肌瘤住進鎮醫院,4月15日做了次全子宮切除手術。
病歷三:女,52歲,合作醫療證號:13060xxxx2,蜚克圖鎮新榮村村民,左側附件炎住進鎮醫院,4月21日做了切除手術。
病歷四:女,42歲,合作醫療證號:13030xxxx9,蜚克圖鎮愛國村村民,子宮肌瘤住進鎮醫院,4月25日作了切除手術。
親手制作這些假病歷的是蜚克圖鎮衛生院婦科醫生張女士,她是該院婦科診室唯一有執業醫師資格的主治醫師。可她對記者說她這樣做並非出於真心,這份編造假病歷的鬧心任務是院長下達給她的。
『現在我必須得公開這個秘密了,否則,我良心不安!』張女士告訴記者,上述這幾個人根本沒有在她那裡看過病也沒有在鎮醫院住過院,他們醫院也不具備做這類手術的能力,這些假病歷是院長王明河讓她寫的。『當時我曾問院長王明河如果出事誰負責,王院長說出事的話他兜著。』張女士說。
記者看到,這些假病歷資料制作得十分完整,患者就醫的所有手續以及醫院治療的全部程序一樣不少。包括診斷書、處方、藥費收據、輔助檢查、入院手續、手術記錄、麻醉記錄、出院小結、臨時醫囑、長期遺囑等等樣樣齊全。並都有相關診室醫護人員的簽名或蓋章。
記者看到在上述手術麻醉記錄單上麻醉師的簽名都是醫生吳某的名字。面對記者,吳某一臉尷尬,他說這都是院長讓他寫的,『院長是拿著事先經其他診室完成了的病歷讓我「補一個單子」。』
『你看這個上面還簽了我的名字,這個簽名根本不是我簽的,我也沒給這個患者檢查過。』X光室醫生付某指著一份X光診斷單氣憤地說。
記者注意到,上述每一份病歷上都附著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必備的患者資料,包括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村衛生所的轉診證明、鎮醫院的收款票據等。
幾名醫生還告訴記者,上述病歷只是眾多假病歷中比較典型的一部分。
記者回訪病人探真相
8月27日下午,按照上述假病歷中提供的患者姓名和地址,記者以『回訪』的名義來到上述患者家中征求他們對農村合作醫療實行以來的意見。當記者來到蜚克圖鎮新榮村賈某的家時,她正和幾個鄰居聊天,近五十歲的她臉色紅潤,精神頭十足。性格開朗的她告訴記者,她的身體一直很好,她們一家都參加了合作醫療,但是誰都沒有住過院。談話間,其他幾位鄰居大媽也都誇她的身體好,『啥病都沒有』,這不,姐幾個正商量著去哪裡扭秧歌呢。可是在上述病例中卻記錄著她因患右側卵巢囊腫住進鎮醫院,並於4月18日做了切除手術。
在村民楊某的家裡,記者只見到了他的兒子趙某,趙某說他媽媽去了鄰居家,近幾個月也沒生過病,更沒有住院。而在上述病歷中他的媽媽因子宮肌瘤住進鎮醫院,並於4月15日做了次全子宮切除術。
當記者來到趙大媽家裡時她正在院裡給牛鍘草。她說她身體一直不錯,只是血壓有一些高。說到健康的話題,趙大媽感慨:『哪捨得做手術啊,在農村花個三百二百(元錢)的都心疼。』而在上述病歷中老人家的左側附件已經因患附件炎被手術切除。手術者皆為鎮醫院婦科主治醫師張某某。
合作醫療基金疑被套取
衛生院的知情醫生向記者出示了上述幾個人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醫藥費報銷單:賈某,住院醫藥費1870.04元,報銷金額935.02元。楊某,住院醫藥費2114.69元,報銷金額1057.35元。趙某,住院醫藥費2021.90元,報銷金額1010.95元。韓某,住院醫藥費2101.90元,報銷金額1050.95元。
報銷的款項哪裡去了?記者在查閱上述資料時發現,所有發生的醫療費用的單據經裝訂後均附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醫藥費報銷單據』(以下簡稱報銷單)後,單據上記錄參合人員在鎮醫院治療期間發生的醫藥費總額、報銷級別、報銷比例、實際報銷醫藥費金額等項目。另外,在單據中還設置了報銷人簽字、定點醫院名稱、醫療單位院長簽字、醫療單位經辦人簽字、市合管辦主任簽字、稽核人員簽字、審核人員簽字、復核人員簽字的格式,可見其對報銷要求的嚴格程度。
可是,在記者看到的報銷單上只有醫療單位鎮醫院院長王明河的簽字和醫療單位經辦人的簽字,其餘均為空白。
醫生們反映:醫院財務室、藥局、統計室等業務相關部門的收入對照單上根本沒有這筆收入,至於報銷回來的錢哪裡去了,醫生們說只有院長能說清楚。
另外,知情醫生們還給記者提供了一份從原阿城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網上下載的該醫院涉嫌造假套取合作醫療基金的報銷明細,共12人,涉嫌造假金額兩萬餘元。『到底有多少假的合作醫療報銷名單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的微機中,鬼纔知道!』張醫生說。
院長及5名醫生受罰
2006年9月,接到群眾舉報的原阿城市委紀檢委立即組成調查組對此事展開調查,調查確認了上述事實。另外,紀檢監察人員在調查時發現,上述參合人員對此事並非不知情,這些人與王明河院長多為親屬、朋友關系。
經過紀委調查顯示王明河在2006年3、4月間,分別偽造包括上述人員在內的12名參合人員的病歷並安排醫院相關科室按照住院患者應該完備的各種輔助檢查做出具體材料,又安排人到村衛生所要回村民參加合作醫療空白證明書10張,並加蓋村衛生所公章、所長名章,王在證明書上填寫上冒領參合人員的醫療證號和身份證號。組織有關人員完善報銷醫療費用的相關手續,累計報銷10862.59元人民幣。
2006年10月30日,阿城區委紀檢委、監察局做出決定,給予王明河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2006年11月17日,阿城區衛生局作出決定,給予王明河撤銷院長職務、責令停止一年執業活動,罰款1000元;給予參與此事的醫院醫生劉某等5人暫停6個月執業活動,各罰款1000元;給予參與此事的鄉村醫生齊某等3人暫停3個月執業活動,各罰款1000元人民幣。
事後,哈爾濱市阿城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主任楊振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由於每年有兩萬多參合人員需要報銷費用,對該報銷項目審核量大,8名工作人員很難做到對每一名需要報銷的參合人員的醫療費逐一審核。而是采取醫院墊付參合人員的醫療費,然後由醫院拿參合人員的報銷資料集中到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核銷。
楊主任說:『王明河上報核銷的參合人員醫療費手續齊全、完備,跟真的沒有區別,根本看不出來。』
新聞鏈接: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參合農民的權利:享受醫療服務補償,監督合作醫療基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對合作醫療提出意見和建議。
合作醫療參合人的義務:自覺遵守合作醫療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足額交納合作醫療參合金,妥善保管合作醫療的有關文書、憑證條,檢舉、揭發和抵制冒名頂替、弄虛作假等違反合作醫療規定的行為。農民以戶為單位,每人每年繳納10元參合金,各級政府對參合農民每人每年補助40元。
2006年1月1日原阿城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開虛假醫療費收據、處方、冒領補償金的;私自涂改醫藥費收據、病例、處方、檢查報告、授意醫護人員弄虛作假的;對合作醫療監管不力,發生違規行為的;利用工作之便造假,造成合作醫療基金損失的,除追回損失資金外,予以相應的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