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電 4年前,哈爾濱市的萬先生受僱於一家房產諮詢公司,在南崗區一房地產項目放號預售的時候,領著十幾個人、帶著桌椅板凳,頭一天晚上就在售樓處門前排隊『等號』———作為『房托』,那場『秀』曾經讓那個樓盤一天訂掉了500套房子;而前幾天,老萬又在道裡區某個剛開盤的樓盤前排了近10個小時的隊,這次是給兒子訂了一套使用面積50多平方米的住宅。他說,也怪了,樓盤一開就有人排隊。信息得到晚了,下手慢了,都訂不到房!
今年哈爾濱市開盤放號的樓盤幾乎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排隊搶訂場面,致使許多市民感嘆『一房難求』。難道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真到了『供應短缺』的程度嗎?市民紛紛質疑———究竟是誰買走了『我們』的房子呢?
據統計,哈爾濱市每年房地產開發量基本保持在800多萬平方米,而今年開工總量較以往有增無減,並不短缺。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的經濟學博士馬驥認為,在絕對供應量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感到買房難,說明百姓目前的購房需求可能有了放量的增長。
據了解,今年前11個月哈爾濱市共銷售商品房370萬平方米,雖與以往基本一致,但單套使用面積40到70平方米的戶型銷量同比增加101%;使用面積70至100平方米的戶型同比增加46%。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放量增長的購房需求都相對集中到了這部分房源上,纔有了『供應短缺』的判斷。馬驥也分析認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市場現狀看,明年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應加大中小戶型的供應量,纔會緩解『相對供應短缺』。
馬驥認為,從全省的大區域環境上看,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確實是巨大的。『其一,哈市作為全省的中心城市,其土地要比周邊城市更具稀缺性,稀缺的東西需求自然旺盛;其二,周邊城市的人口為改善生活環境,享受更好的基礎配套設施和教育、醫療機會,也會向哈爾濱這樣的中心城市轉移;其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將購房當作了投資昇值、保值的手段。這些因素都讓房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馬驥分析認為,有購買需求和有購買能力是兩回事。如果哈爾濱30%的極具購買能力的人群,通過他們的信息優勢、關系優勢和資金優勢,正在購買70%的房子的話,一戶會佔有多套住房,那麼70%的市民去追逐30%的新房源,勢必會覺得『一房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