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電 題:永不褪變的『革命情懷』--綏棱縣開展征兵工作紀實
戰爭年代,綏棱人民不屈的抗爭精神,贏得了革命老區的殊榮;和平時期,綏棱人民革命情懷不褪變,把一批批優秀青年送入軍營、固守國防。
思想洗禮再從軍
『請家鄉人民放心,我們到部隊會記住自己是從革命老區走出來的戰士,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爭做一名優秀的軍人。』
12月12日上午,綏棱縣組織80名剛剛入伍的綏棱籍新兵青年來到該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北湖烈士陵園,聆聽81歲的老戰士縣關工委副主任鄭治平講解烈士們為保衛和平英勇抗爭的歷史。
幾年來,為提高適齡青年報名應征的熱情,該縣充分依托革命烈士陵園、上集鎮天放村、後頭鄉振東村、白馬石等地的烈士紀念碑、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力開展國防教育活動,並在每年『清明』『五四』『七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適齡青年和中小學生到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三年來,綏棱縣有20000人次參加了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縣老區建設促進會等部門組織宣講團深入鄉村,宣傳綏棱人民抗戰斗爭史,激發全縣人民愛國熱情。三年來,綏棱縣共開展宣講活動100多場次,有10000多名城鄉青年接受了教育。思想的洗禮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兒女參軍。
嚴格把關保質量
『做為革命老區,我們要把最優秀的青年送到部隊,送到軍營。』
為保證兵員質量,綏棱縣把握好體檢、政審、文化、年齡、審批定兵五個關鍵環節,對體檢合格後還未參加政審的青年,居委會、村委會、家長對其進行跟蹤管理。在參軍前,縣征兵辦對兵員進行一次體格復查。為增加征兵工作的透明度,該縣對標准條件、征兵數量、舉報途徑實行『三公開』,對體檢合格名單、政審合格名單、預定新兵名單和定兵名單實行『四張榜』,接受社會監督。
今年,為增強征兵工作的透明度,綏棱縣還對今冬征兵體檢、征兵政審、征集數量、參檢人員、雙合格人員、初定兵員、兵員去向等內容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三年來,綏棱縣共向部隊送兵450名,沒有發生一例政治退兵事件。
優撫安置解後懮
『要讓每名應征青年安心服役,我們就要做好優撫安置工作。』
三年來,綏棱縣委、縣政府一直把雙擁工作納入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部隊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成產了有縣主要領導參加的全縣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綏棱縣擁軍優屬工作若乾規定》、《綏棱縣駐軍擁政愛民若乾規定》等文件,使雙擁工作走上目標化、程序化、規范化軌道。從2003年起綏棱縣人民武裝部與綏棱縣法院聯合印制了《法律服務聯系卡》,並設立了『法律服務諮詢站』,只要有涉軍案件,綏棱縣人民武裝部將出人代為受理,以方便軍人軍屬訴訟案件。同時,綏棱縣還制定下發了《綏棱縣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暫行辦法》,建立自然增長機制,使全縣平均群眾優待金由原來的320元提高到770元,同時,還下發了《綏棱縣扶持優撫對象發展生產奔小康規劃》,通過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幫助優撫對象解決生產、生活難題。目前,全縣有408戶貧困優撫對象擺脫了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