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對用人單位拖延逃逸無可奈何 『缺剛性』成治欠薪瓶頸
2006-12-19 09:37:2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關 榮 高慧欣 張旭昇 王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電 在與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的溝通中,記者了解到,他們找到勞動部門都是抱著『今天來投訴,明天領到錢』的想法,可是馬上就發現問題不像他們想象得那樣,有的案件需要走多個程序,復雜到他們聽不明白,最後只記住還得等上一陣子。勞動部門作為追討農民工工資的主要部門,由於其執法力度有限、執法手段不足,削弱了打擊欠薪的力度。

  處理欠薪案缺剛性措施

  從10月份立案至今,泰富長安城工地的崔洪洋等150餘名農民工為了勞務費,已幾次到勞動部門打聽案件進展情況,欠款單位的錢遲遲沒有兌現。

  對此,勞動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說,相關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有效的措施,對拖欠工資的用人單位立即實行強制措施,監察人員只好在經過90個工作日,到了整改最後期限後,移送法院強制執行,從而影響了勞動保障監察的處理案件的效率。

  同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多數拖欠工資案件是屬於證據材料不齊全的糾紛案件,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手裡沒有證據,加上當事人采取否認、拖延,甚至逃逸,監察人員不得不對這些不具備立案要素的案件進行調查。確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後,在無法確認工資的情況下,按規定只能通過勞動仲裁來裁決。按照現有仲裁程序,審理期限在順利送達法律文書的情況下至少也要40天,企業如果不服還可以到法院訴訟,訴訟有一審和二審,這個過程最少要半年時間。這樣,缺少強制性措施,就成了處理欠薪案件的『瓶頸』,時間一拖長,農民工就得多等。

  人員不足被動『救火』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勞動監察部門接到的欠薪舉報,2004年4076起、2005年2376起、2006年至今700餘起,在沒有強制性措施的情況下,面對如此大量的投訴案件,作為治理欠薪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部門,勞動保障監察力量相對不足。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說,目前,監察人員的工作范圍比以往又增加了十餘項內容。勞動保障監察人員充當著『救火員』角色,執法工作在被動中進行。

  另外,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涉及建設、公安、工商、勞動、工會等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這些部門之間缺乏相應的長效協調工作機制,各自為戰,使治理力度打了折扣。

  鋪開大網使欠薪最小化

  今年,市政府將把治理欠薪和遏制欠薪工作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建立了全市欠薪治理工作聯動機制,使專項治理欠薪工作轉變成從源頭上控制、有計劃、分階段的治理形式,有利於多部門之間及時溝通,形成合力。

  勞動部門目前已在市、區、街道、社區建立了四級勞動監察網絡,由事後查處模式向事前預防、事中監管、事後查處相結合的模式轉變。此外,有關部門正在協調法院為農民工開闢綠色通道,減免訴訟費用,同時凍結欠債人的銀行賬戶,查封他們的個人財產,協調公安部門追查卷款潛逃的包工頭,使農民工損失最小化。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