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2月21日電 寒冬的黑土地銀裝素裹,黑龍江人們心中卻暖意如潮。12月的冰城哈爾濱,似乎進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揮汗如雨的冰雪景觀雕刻者,緊鑼密鼓、傾城打造的一組組冰雕雪塑在藍天白雪的映照下,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在『十一五』開局之年,謀求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黑龍江省又提出共建社會和諧的目標,讓百姓共享和諧成果。如今,社會事業發展帶來的實惠和維護公平正義創造的和諧穩定,開始成為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主旋律。
謀和諧發展之基
今年初,黑龍江省提出以共建和諧促進振興發展,全力打牢社會和諧的物質基礎,『振奮精神,同心同德,清正廉潔,真抓實乾』,全省很快形成了一心一意謀振興、創和諧的新局面。
糧豐足,天下穩。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全省以建設新農村為契機,研究破解『三農』面臨的新難題,統籌城鄉發展,落實支農資金44.9億元,有效地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據統計,全省糧食生產今年再獲豐收,糧食總產達378億公斤,比上年增產18億公斤,創歷史新高。
今年是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收獲之年。黑龍江省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做大做強裝備、石化、能源、食品、醫藥、森工六大優勢產業,以區域協調發展為重點,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和沿邊開放帶『四大經濟板塊』建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動了全省工業提速增效。今年前3季度,全省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21億元,增幅達15.3%,實現利稅1325億元,同比增長22%。
發展經濟不能犧牲環境,更不能吃子孫飯、享後人福。黑龍江提出加快發展絕不能忽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發揮大油田、大煤礦、大森林資源優勢,更要下工夫降低消耗。今年上半年,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2.26噸標准煤,同比下降6.57%,萬元GDP電耗1172千瓦時,同比下降3.99%,位居全國第5位。同時,針對大慶、雞西等資源型城市特點,推進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發展,加速經濟轉型。
加快環境治理是黑龍江推進生態省建設的重點。全省強化水源、土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生態保護,松花江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和哈爾濱第二水源地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哈爾濱重點整治167戶污染企業,其中淘汰工藝落後、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企業16戶。被稱為中國『第三次土改』的國有林權制度改革正式啟動,位於小興安嶺的伊春市成為全國唯一試點,有效地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省委書記錢運錄說:『謀發展之基是和諧之本。建設和諧社會,歸根結底要靠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日益增長。』
共享和諧新生活
綏棱縣後頭鄉十五井村去年組織一半勞力外出打工,實現勞務收入440萬元。今年初,村委會主任王力凡又分兩批帶了113個村民到大連打工,到年底有望人均收入超萬元。王力凡說,『打工經濟』讓咱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
如今,外出打工的『龍哥』『龍妹』已成為黑龍江的一張名片。全省通過打工經濟、主輔換位等多種手段,想方設法促進農民增收。今年前3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6.2%,達到3655元。此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6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工薪性收入增長11%。
省長張左己說:『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關鍵是提高群眾收入水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老百姓共享和諧成果。』
就業是民生之本。黑龍江把擴大就業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搞好就業再就業、退伍軍人安置和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前9個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6.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7.2萬人。此外,全省基本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失業保險參保達458萬人,同時提高城鎮低保補差標准,建立農村低保制度,首批低保達73萬人,讓困難群體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教育和醫療是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大事。黑龍江從群眾最關注的大事入手,改變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全省適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新農村建設對人纔的需要,鞏固擴大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果,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實用型人纔。如今,哈爾濱出現了一批平價醫院、扶貧門診和惠民病房,齊齊哈爾、七臺河等地把在校學生納入了城鎮基本醫保范疇。全省還推進33個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已有511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3.7%。近30萬農民工開始享受基本醫療保險。
作為邊疆文化大省,黑龍江提出了打造龍江品牌、創立龍江流派的目標,國際冰雪節、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文化活動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品牌。省裡設立20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搭建面向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開展『金色田野』、『城市之光』、文化藝術之冬等群眾文化活動,使廣大群眾在求知、求美、求樂中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創立佔地3平方公裡的哈爾濱動漫基地,全國8家著名動漫企業入駐,《帽兒山的鬼子兵》等動畫片在國內熱播,新興文化產業已成為群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解百姓情謀百姓安
哈爾濱文化社區67歲的王靈肖大娘老兩口今年因病住院,雖然兩個兒子都在國外,身邊沒人照顧,但左鄰右捨跑前跑後,掛號、住院、看護,連手術簽字都由鄰居代簽,老兩口終於渡過難關。
王大娘的經歷是黑龍江省完善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區的一個縮影。黑龍江省改革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依法管理社會的水平。他們以社區建設為切入點,完善基層服務和管理網絡,發揮社區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作用。全省弘揚以『創新、求實』為核心的新時期大慶精神、北大荒精神,開展了『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主題實踐活動,啟動『百鄉千村文化中心戶工程』,推廣綏化『新農村建設中心戶』經驗。
今年初,省文明委首次倡導舉辦『真情連你我,和諧進萬家』,旨在重建和睦鄰裡關系的『鄰居節』,全省3000多社區創造性地舉辦『敲門日』、尋訪老鄰居、趣味運動會、文娛演出等各具特色的活動,到處洋溢著濃濃的鄰裡之情。
解百姓情,謀百姓安。黑龍江省紮實推進『平安龍江』建設,平安縣區的比重達52%,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為了解決信訪難題,省裡制定15個落實《信訪條例》的配套性文件,總結推廣了『陽光辦案』、信訪聽證會等經驗,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及時化解了各種熱點問題和不穩定因素。哈爾濱市還創辦『信訪學校』,請信訪人接受法規培訓和心理調適,把人性化教育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得到了信訪人的認可,紛紛表示息訴罷訪或依法反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