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處處為『家』 特星級月嫂渴盼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2006-12-22 08:13:2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孫紅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那淑玲的絕活兒——『嬰兒瑜珈』
  東北網12月22日電   6年前的那個初春,雙城市希勤鄉愛賢村的那淑玲把11歲的女兒托付給親戚照管(丈夫在外打工),揣著借來的100元錢,只身來到哈爾濱這座到處是陌生面孔的城市打工。工作雖然繁忙,但她心中仍不時閃現出女兒病弱的身影,臉上總會流下傷心的淚水……

      『不是下等人』

  女兒4歲時突發哮喘,為了給女兒治病,那淑玲夫妻倆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賣掉了房子、農田,還有家具……

  『到哈爾濱的第一天,身上只剩了8塊錢。我當時想,如果當天找不到工作,恐怕就要睡大街了。』

  那淑玲幸運地沒有睡大街。當天哈爾濱市婦聯家政中心就為她介紹了一份保姆的工作,盡管月工資只有350元,但這已經讓她十分欣喜了。頭兩個月的工資,她分文未動。她說,她已經很久沒看過這麼多錢了。

  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收入,那淑玲參加了月嫂培訓班,結業後成了一名月嫂。

  在她的第一個僱主家裡,嬰兒的奶奶話裡話外總是帶著濃厚的優越感,還經常把她當下人看。有一天,那淑玲洗完被單、被罩,剛剛晾好,就遭到了老人的一通數落:『你怎麼乾活兒的?被單能這麼晾嗎?』『農村來的就是差勁!』老人的訓斥和鄙夷的眼神重重地敲打著那淑玲的自尊心,她強忍著委屈的淚水,仍舊一絲不苟地工作著。

  還有一位僱主竟然把家裡不吃的飯菜給她吃。那淑玲說,就在她剛端起飯碗的時候,竟聞到了一股餿味。『當時我心裡咯?一下,那個不是滋味啊!到現在我也不願意相信她是故意的,可能她也沒發現飯餿了。』那淑玲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面對這一切,那淑玲默不作聲,但心裡憋著一股勁兒。她要向城裡人證明,這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農民工並不是下等人!

      『乾活講良心』

  正在采訪的時候,那淑玲護理的小寶寶醒了,僱主齊穎抱著寶寶從裡屋出來。小寶寶一見到那淑玲立刻眉開眼笑,精神頭十足。

  齊穎的寶寶是個早產兒,出生時體重僅有1.8公斤,呼吸微弱,甚至連吃奶都不會。那淑玲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苦差使』。她無微不至地護理嬰兒,一次又一次地教孩子吃奶,不時地為孩子按摩,小寶寶一天天地健壯起來。為了這個小寶寶,那淑玲破例在齊穎家呆了4個多月,期間曾有僱主開出更高的工資請她過去,都被她一口回絕了。

  齊穎由衷地說:『我家孩子多虧了那姐啊!』

      『何處是我家?』

  一晃6年過去了,那淑玲在一個又一個僱主家『遷徙』著。她現在已經習慣地把每一個僱主的家叫作『家』。每到一個新『家』,她都努力把溫暖的感覺帶到『家』裡,營造出其樂融融的家的氛圍。

  現在的那淑玲已是小有名氣,成了眾多僱主爭相聘用的特星級月嫂(月嫂最高級別,也稱母嬰護理師),每月工資2000元,客戶的預約已經排到了明年6月份。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那淑玲打算資助兩名貧困農村學生。『我資助一個孩子,就少一個孩子上不起學,等到他們有了能力,再資助其他人,這樣農村就有了希望。』

  如今,女兒已經上高中了,常年住校,病情也穩定了,但身體仍很虛弱。丈夫4年前從外地來到了哈爾濱做家政工作,3個月前隨僱主去了海南。對於眼下一家三口分隔三地的生活,那淑玲看似已經適應,但在她的內心深處,仍然強烈地渴盼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