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從感動哈爾濱人物和事件說和諧文化的道德支橕
2006-12-25 13:39:3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姚德岐 張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5日電 題:從感動哈爾濱人物和事件說和諧文化的道德支橕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史研究室 姚德岐 張偉

  讀六中全會《決定》,我們不時回憶起感動哈爾濱的一幕幕催人淚下的人物事件。『感動哈爾濱人物和事件』,以他們的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和行為,感動了哈爾濱和哈爾濱人,引領和激勵我們建設和諧文化,創造美好的明天。

  胡錦濤同志今年4月在美國耶魯大學講演時指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准則。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民族特色鮮明,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精神追求,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哲學、創造力和生命力。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和諧文化就是指人類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思想內核和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理想信念、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制度體制於一體的文化形態。構建和諧社會,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橕、良好的文化條件。只有用和諧文化建設引領和諧社會建設,纔能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展現出應有的文化魅力。和諧文化的核心問題,就是培育人的和諧文化精神。用和諧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昇人們的思想境界,引導人們樹立和弘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形成團結互助、融洽和諧、共同前進的社會氛圍和人際關系,從而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相承接、與和諧社會要求相吻合的道德體系,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文化因素滲入其間,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支橕。構建和諧社會,既包含著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容,同時更需要和諧文化的引導和支橕。培育和諧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觀念凝聚人群,在尊重差異和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纔能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和諧的強大力量。

  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感動哈爾濱的人物事件,充分發揮了先進典型的積極拉動作用,『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以先進典型的感人事例激勵人、鞭策人,使之成為為思想道德建設的鮮活教材,對推動和諧文化社會建設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