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6日電 老人選擇住養老院養老已不是新鮮事,但如何支付養老費用仍是老年人最為關注的問題。記者近日獲悉,哈爾濱市越來越多的老人青睞以房養老。記者日前走訪了哈爾濱市一些公辦、民辦老年公寓了解到,哈爾濱市很多老人在選擇住養老院的同時,將自己原有的住房出租或賣掉,用租金或賣房款來支付養老院所需的費用。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公辦養老院自費住老年公寓的老人中,有三成左右的老人選擇了以房養老。
市第三福利院院長劉彥波告訴記者,自2004年起,開始有老人選擇出租房子,拿房租來住養老院的現象,近三年過去了,這種『倒按揭』養老方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老人看好,由最開始的不到10人增加到今年的近百人。一般采取以房養老的老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出租房子,一類是乾脆把房子賣了。相比較而言,『租房養老』更容易被老人接受。在采訪中,不少老人表示,他們還是希望為後代留下些東西,自己在世時,房租可以養老,過世了可以作為遺產贈給兒孫。在養老院住了多年的70歲的董振環老人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是哈市某機關退休的乾部,和老伴兩人每月的退休金2000多元,家裡的房子以每月600元的價格出租,他們目前在養老院住的每月530元的套間條件不錯,有獨立的衛生間,24小時供熱水,這樣算來他們在養老院只需要花伙食費以及生病時的醫療費。與居家養老相比,他們並沒有多花一分錢,卻能享受到專業化的看護服務、適合老人的營養配餐,還有年紀相仿的老人聊天解悶兒,而且還免去了兒女的後顧之懮。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因為公辦養老院的床位搶手,很多經濟條件好的老人在『以房養老』的同時,去南方做了『候鳥老人』,卻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房間、床位。
記者還采訪了位於香坊區三合路及旭昇街的兩家民辦養老院,發現盡管這兩家民辦養老院的條件都不錯,費用和公辦養老院條件差不多,但空閑床位卻不少,原因是許多老年人更相信公辦的,寧肯等床位也不願入住民辦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