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乏人乘坐線路萎縮 哈爾濱空調大巴『黃』了四條
2006-12-29 16:13:5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永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9日電 1999年,被視為城市公交『貴族』的空調大巴,正式進入哈爾濱公交運營市場,成為當時公交線路的一大亮點。七年後的今天,車體破損、設施陳舊、環境髒亂成了空調大巴的公眾印象,空調大巴成了『沒落貴族』。如今空調大巴除了票價依舊高高在上外,已經與普通的公交車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很多空調大巴的車況比普通豪華公交車還差。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由於近幾年空調大巴虧損嚴重,線路已從頂峰時的11條縮減到現在的7條。

  業內人士認為,空調大巴作為城市交通的補充力量,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一方面是市場需求有限,一些空調大巴盲目上線,造成供大於求,使得運營陷入困境;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強行乾預』——不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一些空調大巴線路曾經希望將票價降下來,以吸引更多的乘客,但相關部門卻遲遲不予批准,導致空調大巴因票價過高無人問津,企業虧損嚴重,最終只能無奈退出市場。

  

  車況極差:外表破舊車內髒亂

  近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哈市一些空調大巴內部設施破損嚴重,車內的衛生狀況極差。

  20日,在哈市香坊區天鵝飯店車站,記者登上了一輛自編號為9786的103路空調大巴。該車後部的幾個椅墊與車座脫離,一些乘客望『座』生畏,不敢就坐。該車的墨綠色椅套幾近黑色,且布滿了污漬。乘客劉女士講,她每天上下班都要坐103路公交車,可空調大巴的座椅髒得不能坐,這2元錢花得有些冤。

  記者乘坐一輛自編號為9851的101路空調大巴時發現,該車到達終點後,沒有停留也沒有打掃車上衛生,而是直接發車。該車的多個椅墊與車座脫離,瓜子皮和包裝袋散落了一地,中間的座位上甚至還殘留著嘔吐物。

  102路、104路、107路空調大巴車同樣存在車內設施破損嚴重、環境髒亂的問題。一位104路空調大巴的司機表示,很多空調大巴已經接近報廢,根本修不過來。

  據悉,由於哈市的空調大巴基本是在2000年左右上線的,到今年已經接近報廢期,因此普遍存在車況差的問題。

  

  運營現狀:乏人乘坐線路萎縮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由於空調大巴喪失了以往環境優美、乘坐舒適等優勢,乘坐的人越來越少,線路也逐漸萎縮。哈市最多時有11條空調大巴線路,由於運營不景氣,截至目前已有4條線路停運,車輛也由最多時的228輛縮減到100多輛。

  哈市第一條空調大巴線路設立於1999年,當時的103路在哈市率先啟用20臺豪華空調大巴。隨後哈市陸續出現了多條空調大巴線路。最為輝煌時,101路、102路、103路、104路、109路、2路、5路、14路等11條線路都上了空調大巴,車輛達到228輛。由於運營不景氣,109路、13路、5路、6路四條線路的空調大巴已經先後停止運營。

  據5路公交車隊長寧福元介紹,2000年,他們開始運營空調大巴,最多時共有20臺空調車,後來調給2路車隊5臺車。這15臺車運營的情況很不好,由於票價高,一般市民寧可花時間等普通公交車也不乘坐空調大巴。除了遇到氣溫突變和客流量突然增加等特殊情況時,空調大巴能夠載滿乘客外,其他的時間幾乎都在空跑。因虧損嚴重,5路空調大巴在今年8月份停止了運營。

  哈爾濱市電車總公司運營服務部的尹紹純部長介紹,109路空調車停止運營的主要原因除了109公交車行駛的線路不適合空調大巴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乘客太少。市民不買賬,空調大巴一直是在賠錢運營,無奈只能停運。

  哈爾濱市汽車總公司運營處劉柱民處長講,空調大巴的空駛率高達70%,除了夏、冬兩季高峰時間乘客多一些外,其餘的時間空調大巴幾乎是空車,這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虧損慘重:運營6年賠了千萬

  

  『我們是一路賠了下來。』寧福元無奈地對記者說,自空調大巴上線運營以來公司賠了不少錢,今後他們也不打算再上空調大巴了。

  5路公交車隊所在的哈爾濱汽車總公司二公司運營科科長王文臣表示,5路空調大巴運營6年賠了近千萬元。據王文臣介紹,5路空調大巴自從上線以來,車隊15臺空調車每天最多拉的票款不超過6000元,平均每臺車纔400元,這些錢連車輛的日常維護費用都不夠。

  據王文臣介紹,5路車隊的空調大巴每臺的售價為56萬元,比普通大巴高出4倍。空調大巴的維修成本也比普通大巴高出1.5倍以上。由於票價高,乘坐空調大巴的市民少,每天空調大巴上線運營只能眼睜睜看著賠錢,無奈最終只能選擇停止運營、退出市場。

  

  據哈爾濱大通巴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俊義介紹,從2005年開始,由於車輛本身的各項費用都有所增加,空調大巴的車況越來越差,乘坐空調大巴的乘客也越來越少。101路、103路空調大巴開始逐漸虧損,兩年來,這兩條線路的空調大巴虧損了近百萬,僅11月101路就虧損了5萬元。

  空調大巴路在何方?

  業內人士:應遵循市場規律

  

  業內人士認為,空調大巴陷入困境除與其自身的服務質量變差有關外,政府相關部門對空調大巴運營實行『強行乾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應該說,空調大巴嚴重虧損直至退出市場,相關職能部門是有很大責任的。

  哈爾濱市汽車總公司運營處劉柱民處長介紹,哈市汽車總公司空調大巴最多有100臺,現在只剩60臺空調大巴在線運營,公司的5路、6路、13路公交線路的空調大巴已經從今年初開始先後停止運營,原因是車輛上線6年多,已經進入報廢階段,一些損壞的配件已經停產,根本無法大修,致使整車安全系數降低;另一個原因是當初空調大巴上線運營是為了解決市民夏季乘車炎熱、冬季乘車寒冷等問題。如今普通大巴都具備暖風,冬季將暖風打開,車廂並不冷,空調車便失去了優勢。而空調大巴的票價卻沒有變化,市民自然不會選擇乘坐空調大巴。

  哈爾濱大通巴士有限公司曾經在2000年秋季主動將票價降為每位一元,但是最終被有關部門叫停,理由是空調大巴季節性調價屬違規越級行為。

  2003年12月24日,104路所有的空調大巴在車頭掛出了『為了生存,降價一元』的大紅條幅。但在有關部門的制止下,降價風波只維持了一上午就又恢復了原價。

  哈爾濱大通巴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俊義講,2004年以後,隨著空調大巴的車況變差,公司經常接到乘客投訴。如一些車輛的空調失靈、車內衛生差,無法給乘客提供相應的服務,但票價卻沒有降低。對此,市民的意見很大。為了滿足市民的乘車需求,公司又一度想將票價降到一元錢,但是這一想法卻未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無奈只能硬著頭皮讓空調大巴在街面上空跑。

  有關人士認為,空調大巴作為城市公交的一種補充,不能說其完全沒有生存空間,關鍵是如何用市場規律對其進行調節。如果在空調大巴無法提供相應的服務時,政府部門仍強令其必須保持偏高的票價,必然導致其無法生存,空調大巴退出市場也是無法避免的。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