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0日電 房屋入住前先要驗房,但因業主沒有相關知識挑不出毛病,以至於入住後纔發現房屋質量不盡如人意。24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哈爾濱市悄然出現為個人驗房的人士,但其驗房行為並不規范受到開發商的抵制。
『新房入住,我幫您驗房。』24日,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新陽路上一處新落成的樓房外,一位自稱可幫助驗房的中年男子被居民團團圍住。該樓居民李桂蓉告訴記者,新房驗收入戶時,開發商工作人員和居民一道進入新房,她因沒有相關知識,也沒發現房子有毛病便簽下了驗房合格單。但事後裝修卻發現牆上有裂縫、角線不齊等毛病,但再找開發商對方卻不予理睬。她希望找個懂行的人幫助看房子,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花幾十萬買的房子,驗不好就會出問題,我以前蓋過房對房子相關知識很了解,一般居民就看玻璃有沒有碎的、門好不好使等表面情況,但諸如窗線、牆角、牆頂、牆面等是否傾斜等技術問題,卻很難注意到也不會測算。』現場,幫助驗房的中年男子向居民講解驗房的經驗,並表示驗一套房子100元錢。
據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工商部門舉報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商品房質量成為投訴熱點之一,數量比上個月有所上昇,最多的一個月接到十幾起,而調解成功率較低。記者從哈市建委、房產住宅局、房屋質量監督等部門了解到,哈市個人驗房機構尚是空白,所以這種新出現的驗房人士其行為是否合理,驗房結果是否真實可靠都沒有檢驗標准。
『按照我省公布的房屋建築標准,房子是合格的,但這種幫個人驗房的人士為了掙錢,經常找出一些不是毛病的房屋問題,讓業主找我們解決,這是不合理的行為。』哈爾濱市某開發公司的吳經理對記者說。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個人驗房行為,許多驗房者和購房者都是通過口頭協議來協商收費標准和相關責任的,所以市民在選擇時要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