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2日電 工大社區61歲老黨員張友山,從1998年起義務為社區居民理發,是遠近聞名的熱心人。2003年,他不幸患腦血栓半身不遂。社區志願者和鄰居們聽說此事後,紛紛到老人家慰問、陪老人聊天、幫老人打掃衛生。3年多來,人們一直用自己的行動回報著老人的愛心。
張友山從市果品公司退休後,一直熱心社區公益事業,是工大社區黨支部委員。聽說社區內有一些行動不便的『空巢老人』和貧困戶理發特別不方便,他重新撿起了年輕時學會的理發手藝,義務為社區居民理發。從1998年開始,只要有人需要理發,他就上門義務服務。哈工大的羅家襄教授孩子都不在身邊,老兩口年事已高,出門不方便。張友山得知後,定期上門服務從不耽誤。5年多來,他始終堅持上門為數十位老人義務理發,有時候一天要爬十多層樓,累得氣喘吁吁、渾身大汗。但只要鄰居一個電話,他再累也會准時趕到。
2003年春天,張友山突患腦血栓,半身不遂。鄰居們聽說這件事,都十分著急,紛紛到他家裡探望。雖然張友山有家人照顧,但人們還是爭著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社區退休老人、年輕學生和少先隊員組成的志願者服務組織將他定為重點幫助對象,輪流幫老人家裡打掃衛生。鄰居們害怕他悶得慌,隔三岔五地就來陪他聊天。單元組長於梅更是他家的『常客』,老人有點什麼事,她總是想辦法幫助解決。每逢年節,社區還給老人送來大米、豆油等禮物。3年多來,社區鄰居們的關心和幫助讓老人感到十分溫暖,他總是感嘆:『我是攤上了你們這些好鄰居啊!』鄰居們總是說:『我們乾這點舉手之勞的事,和張老當年對大家的幫助相比,根本不算什麼。我們應該好好回報張老對大家的愛心。』